李军桥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伍洛镇新发小学
摘要:基础素养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有机会发展终身良好的道德。小学阶段是基础素养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奠定未来学习和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作为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和法治对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基本技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基本的识字基础,研究了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并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基本素养训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从小学道德和法治的现状来看,现实教育中仍有许多问题阻碍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的灵活性不高。小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学习能力不是很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然没有教学的灵活性,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没有密切的联系,这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学采用传统的,严谨的教学方法,盲目地向学生介绍知识,使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没有科学有效地适应于趣味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差。其次,师生对课程的了解相对较少。尽管当前的国家教育改革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在现实教育中,它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强烈影响,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只关注学生知识素养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基本特征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但是,有些教师对课程没有全面的了解,而学生对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三,教学效果不好。小学生将难以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技能,了解课堂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变化。不同类别的道德和法治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都有各自的重点,因此,为了积极响应,教学必须与实际的教学要求相协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方面的有效性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实际训练改进的要求。
二、基于基本素养的小学课堂教学伦理和法治改革措施的实施
(一)通过孩子的故事、歌曲来创造教学环境,以强调基本的读写能力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包含许多图画书故事和适合儿童年龄的歌曲。儿童的故事和歌曲生动有趣,易于记忆,并且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将儿童故事和儿童歌曲合理地引入教学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有效的教学发展,对课堂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加有利。例如,在第一堂课的第一卷《道德与法治》中的“我不要拖延”教学中,作者改编了冷鸟的故事,并通过声音向班上的学生播放。当剧情吸引了学生时,全班同学都保持沉默,而学生的态度和评估也融入了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中。孩子们听故事并思考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学生们了解到,冷鸟之所以最终被冷冻是因为无法及时建立冬天的巢穴,他们了解了及时在现在为未来做准备,最终什么也不会发生。在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室中的气氛融洽,师生身心放松,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论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课堂氛围更为融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为显著,很明显,良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专注于各种活动的课堂上,孩子们纯洁而美丽的心必将播下辛勤工作的种子。
(二)建立生活等级,渗透道德认知,发展对规则的理解并提高基本素养
在义务初等教育的早期,儿童的价值观,对生活和世界观的态度处于保留和感知阶段,他们缺乏足够的机会来评判外部信息。在思维和行为方面,迫切需要使用正确的思想教育来进行培养和指导。
对规则的清晰理解可以限制和调节,以不断增强对法治的理解。教师应善于从孩子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教育话题并从事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以便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养育情感,养成道德并教育孩子。渗透道德认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体验现实生活,感知道德认知,体验理解规则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涵盖了道德和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的“纯粹的道德生活”。儿童的良好品质最初是由于生活中的情感而形成的,并且这种情感越丰富,越细腻,越深刻,他们的道德观念就会越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并认真发现教材和孩子们的生活内容的联系。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体验活动。通过生动的知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道德认知和规则理解。例如,在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保持安静”课程中,教学人员制作了情景视频,以进入教室并感受学校周围的噪音。具体来说,我使用手机向学生分别展示了学校图书馆和教室中一些学生的喧闹声,并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感受。一些学生说:“太安静了,听不到任何声音!”一些学生说:“在这种喧闹的环境中我不能读书,我对这种噪音感到非常沮丧!”老师:“是的,在公共场所有几个人,即使一个人发出很小的声音,也会对其他人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在公共场所做什么?”一些学生说:“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有些人说,如果有话要说,请安静地小声的说,不要影响他人。将这种类型的经验应用于实际情况,可以培养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对规则的理解。
2.模拟生活情况,丰富道德认知,并体验如何遵守规则。在课堂上教学时,教师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互动,创造出一定的模拟情景,并利用传染性和同理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以激励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例如,在“我们不要乱丢垃圾”这一课中,一项课程是使用两幅对立的绘画作品显示不同的生活状况。第一组图片:美丽的学校花园,教室,窗户整洁,走廊整洁;第二套绘画:教室桌子和椅子乱七八糟,未打扫的木板和教室角落的扫帚,布,垃圾桶和垃圾袋,到处都有剥皮和五彩纸屑的操场。老师巧妙地指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交流情感,并着重于让学生解释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的原因,老师立即问道:“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想生活在哪一副图的场景中?”“我想像第一组图片一样在课堂上学习,它是如此的美丽。”“我也想在像第一套照片这样的环境中学习,那样我的内心真的很舒服。” 学生以价值为导向后,老师总结并改进:“是的,整洁优美的环境有益于我们的健康,也使人们心情愉悦;在凌乱,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并使我们不快乐。但是,您知道第二组照片中的情况是由什么引起的吗?” 学生回答:“同学们扔垃圾,没有公共卫生,没有公共道德感等。”在这方面,适当的生活状况可以在解决儿童的道德欣赏和价值取向方面起到催化作用。经过这样的教学,很明显学生的道德知识将得到加深,对个人行为准则的理解也将不断提高。
三、结论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刻。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仅对他们目前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他们的未来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源于时代的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
[2]朱开群.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生根——从2017年长三角地区法治教优秀课展评活动说开去[J].中小学德育,2017(9):60-62
[3]王玲.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研读与教学思考[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7(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