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黄凤山小学
摘要:观察是学生习作的根本能力之一,为了培养这种能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观察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觉得三年级语文老师可依托教材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借鉴教材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观察 兴趣 方法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为此,部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编排一个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训练“观察”。
观察是学生习作的根本能力之一,为了培养这种能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观察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觉得三年级语文老师可依托教材教会学生观察,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奠定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一、依托教材,激发兴趣
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留心观察,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先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让学生来感悟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感悟作者如何细致观察。《搭船的鸟》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外面下着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拉、沙拉"地响。)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和捕鱼时的动作(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读完全文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色彩艳丽、动作敏捷的翠鸟。作者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所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翠鸟,给作者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场景、蒲公英盛开的金色草地场景都会给孩子留下有趣、可爱、令人向往的印象。孩子们在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中,在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描写的有趣可爱的场景中会逐渐感悟到作者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如果自己的窗前,有一片这样的草地,上面开满了花,自己会观察到什么?再对比一下自己想做的观察和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异同,从而体会到作者观察时不止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观察了草地并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让学生感悟到这片金色的草地之所以令人向往就是源于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明白如果我们平时也能像作者这样留心观察,我们日复一日普通平淡的生活就会增添不少乐趣,也会积累不少的习作素材。诚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二、借鉴教材,学会方法
观察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活动。在学生通过习作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感悟了留心观察的好处,生发了观察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兴趣时,我们老师就要趁热打铁结合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两个小活动在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学生:为了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我们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相融合的范例,并以课后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学生要有细致观察和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意识。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引导学生仿照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并写成一篇习作,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带来的好处。
整个习作单元围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步步深入,最终让学生学会观察并养成观察习惯。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学会观察呢?
我们首先就要教会学生用眼睛看。看什么,通过习作单元的学习,我们发现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观察他们感兴趣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入手来学习观察。通过课文《搭船的鸟》《我家的小狗》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动物可以先看他们的外形、动作、神态等。同理如果观察一个人也可以先看这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从《金色的草地》和《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课文中我们知道观察景、物时,可以看它们的形状、颜色以及发展变化情况。
其次我们要会用耳朵听。我们不仅要用眼睛观察事物,还要用耳朵观察事物,因为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的。《搭船的鸟》中作者用耳朵聆听了旅途中的雨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我家的小狗》中作者听到了不同情境中小狗的或快或慢或高或低的叫声。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聆听自己所观察事物的不同声响或不同情境中的声响。如用耳朵听大自然的低吟浅唱、听人们的欢声笑语、听动物的怒吼悲鸣、昆虫的窸窣作响等。
我们在观察事物时除了用眼睛看、耳朵听,为了更好的感触所观察的物体我们还可以在确定所观察的物体对我们无害时用手去摸、用自己的皮肤去触碰,以此来感知事物的光滑与细腻、粗糙与纹理、冰凉与温热等。
接着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用鼻子闻。借鉴初试身手中芒果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闻自己想观察的事物的味道,如闻花草的芬芳、蔬果的清香、饭菜的喷香、污水的恶臭等等。
除了闻气味,遇到美味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用嘴巴来尝一尝。尝芒果的香甜、杨梅的酸甜、泪水的苦涩……好多事物只有用嘴尝一尝,才能知道它的滋味,诚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所说没成熟的杨梅吃起来很酸,熟透的杨梅酸中带甜。
当学生知道了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事物后,我们老师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我们可让学生按时间顺序,如四季、早晚的顺序来观察事物的变化;让学生取一个观察点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等观察事物或者变化自己的立足点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还可让学生按内容顺序从整体到局部或从主到次等观察事物。只有让学生学会调动多种感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事物,他们的观察才能做到既全面又细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单元——“观察”的教学中愿我们更多的语文老师能依托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不同板块的范例作用,让学生在教材范例和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观察,为学生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人民教
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