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麟
湖南省永州市委零陵区长岭完小 425000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理念出发,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对课外阅读教学中的相关指导策略做简单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课外阅读可以理解为对课内学习的拓展延伸,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有着开拓视野和实践应用所学知识的意义,甚至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学情来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观念。
一、选定资源
1、经典性
具有丰富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等特征,才能够被称之为经典。经典的意义范畴涵盖较广,它首先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比如经历过时代的沉淀和洗礼,凝结了数代人的智慧,对于后世有深远影响,能够启迪、塑造和升华人的心灵等等。而在小学阶段下,课外阅读的经典文本选择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先选择适合他们,也就是他们能够去读懂和消化的内容,比如一些神话故事,简单的诗歌和小说等等。体裁虽然常见,但内容上却要保证高质量,以刺激学生内在需要,从而达到启迪心灵和催化成长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典”的定义也可以决定阅读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从年代和作者来进行筛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掌握某种方法,或是辨别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经典,也要尽可能选择内容积极向上一点的,利于青少年儿童正确观念培养的,并非是要束缚其思想观念发展,而是应该秉承什么年龄段就应该接触什么事物的原则,这具体还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考量。
2、时代性
时代性体现在一定时期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是从历史发展这一客观角度来说的。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扩充拓展,丰富自己,才能够具有时代性,也才能够更好地去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需要去了解当下时代的需求,即自己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能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追根溯源,明白为什么会发展出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世界和国家之前又经历了什么,那些经久不衰,历经沧桑的时代经典文本正是值得学生去反复品味和揣摩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作品中的一些腐朽和糟粕,兼顾与时俱进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古代的先贤身上汲取营养,再回看今朝,体会感悟。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时事观看,了解时事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世界的动态发展,还能够感受多国文化的魅力,在增长见闻的同时,形成一个包容的心态和观念。
3、生活性
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于一些人际交往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往往很难找到解决办法,但这方面较强的可塑性正好可以作为教师利用的点,如向学生推荐“快乐成长”类的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怎样做等等,学生从阅读中对照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来获取认知经验,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基础。
4、利于人格塑造
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学习者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有助于其成长发展,更会对其日后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学科的本质属性所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教学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古今中外众多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丰富思想情感,塑造健康人格。比如多阅读一些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读物,如《昆虫记》等等,感受大自然宏伟壮观的同时,思考四季更迭,天地万物中的奥妙。再比如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或历史文学,感受不同时代下的伟人们都有怎样的成长经历,了解修身为人之道,去看看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5、与课内相关联
“读整本书”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理念,读整本书有利于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其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深化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提倡读整本书,多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开拓视野,可以以教材文本为基础,选择相关联的文本,来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出发,带着兴趣去阅读和感受整部作品。此外,还可以根据作者来进行文本选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会有对人生和生活的不同感悟,作家更是如此,不同人生几度按下的经历和心境造就了一部部经典的作品,加上社会背景更能够从中品出别样味道。例如,在学习了《望庐山瀑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时代和社会背景,从作者当时的经历出发,读一读《早发白帝城》这首名作。感受诗人当时如同死里逃生一般的别样心境。
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制定阅读计划
制定阅读计划既有助于阅读的进行,还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计划的制定首先要具有可实施性,教师要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阅读水平或是学习风格等方面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任务量不宜过多也不易过少,但要做到详尽具体且不宏观。
2、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起初可以认为是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待习惯养成后,学生便可以感受到这一好习惯带来的益处,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而且还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思维,在之后面对何种作品时都能够用独到的眼光去加以审视和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读书笔记并不是一件易事,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负担,没有必要的事情。为此,教师应该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加以引导,通过示范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读书笔记对于自身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的作用。比如,一开始可以用简单的表格形式来进行,通过填空便可以对一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从阅读时间,书名,作者,到文章结构,段落主题等,逐渐地,在此基础上可以升级为摘录,即从阅读中记录下自己认为有价值,或是喜欢的部分,然后再加上自己喜欢的原因,长此以往,便可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到课外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知道和学会该如何应用自己所学的阅读知识,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香芝.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1):120-121.
[2]田园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