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兴义市万屯镇下坝学校
摘要:在实践教学中,小学生对数学的被动学习主要表现在知道“是什么”和“怎么做”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很少,也没有实践的空间。造成被动学习的原因包括教师教学模式不当、学生习惯性地将听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等。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就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问题和充足的思考时间,以及处理问题的时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指导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学习;教学实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再加上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化。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潜在可能性,导致了大量灌输式教学的存在。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一现实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简单,教师灌输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多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学习惰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
教学生主动学习不同于单向的听力练习,它不仅要求“听”,更注重学生自身的思考、尝试、表达、反思、交流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体验的过程往往比暂时的结果更重要。首先,合适的问题应该是与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相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学生能理解、能体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但解决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努力。学生可以了解与其生活经历、知识和能力相关的问题,可以保持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动力,而挑战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毫无疑问,充足的时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挤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能保证高质量的学术质量和水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课程开始后,笔者会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们熟悉本节课程的内容。通过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们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这时,笔者再引出本节课程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笔者便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们的思维融入到课程中。这样,笔者通过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学行为、与学生的互动等外部支持,使学习保持在较高的思维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路径的本质。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获得理解,同时获得思考和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指导的重点应该是提供元认知策略,而不是教学步骤和手把手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一个学生置身于数学问题中,并且有动机、兴趣和需要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的是将问题与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它是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在课堂中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甚至还降低了课堂学习氛围,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此同时,笔者还会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交流,了解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当发现学生们遇到困难时,笔者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帮助。这样,笔者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主动学习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什么。合作学习是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中有正式的小组活动,如调研、演示、小组讨论、复习、角色扮演、概念图等,类似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弥补简单发现带来的短板,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得到指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以往的课堂很少给学生们讨论的机会,学生们没有机会参与讨论活动,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还限制了学生团队配合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布置一些探究任务,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则会参与到学生们之中,与学生们一同讨论。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所以说,身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高水平的教育素养,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思想和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提供充足思考时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等策略的实施和运用,从而建构科学稳定的合作教学模式,促进师生、生生间的良性沟通,让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桂玲,周亚萍.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02):174-175.
[2]李晓林.探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38.
[3]陈立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