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牛爱玲
[导读]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

        牛爱玲
         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小学美术课程作为小学的一项重要艺术课程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及丰富的想象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教学策略
        现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向了艺术这条路,因此,许多小学都开设了艺术和美术课程,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够相应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教师更加看重学生的成绩,从而忽略了美术这门课程,因此,导致美术课程并没有相应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的小学都已经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还是有一些美术教师的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甚至有的美术教师都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例如,有的美术老师技术到位但是却不擅长讲课,有的美术老师擅长讲课但是美术的经验少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不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不会让学生在课上有太多的收获,从而也就没法提升学生的审美力以及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学校重视对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学校更注重对主科教师进行培养,美术教由于没有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也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年轻的教师没有办法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老师也没有办法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美术这门课程的魅力,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能的缺失,从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室也没有办法帮助学生们提升自己的审美力。
        (二)缺乏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部分的小学学生来说,提升学习成绩是主要的目标,有个好的学习成绩才能够考上好的初中,所以在学校内就会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提升,从而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虽然已经由大部分小学学校都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也没有学校重视的美术课程的重要性,由于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美术的课程在一周之内也就是上一节或者是两节课,甚至这一两节课程还很有可能被其他主科课程占用,由于没有集中的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由于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都没有重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美术课堂当中也只是简单的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只是将美术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学生也没有在课上学到什么美术知识,从而无法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不断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和模式
        想要在美术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但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其美术课程的教育还需要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中不能仅仅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讲解,而是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每个作品都不是只有固定的解释,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说出自己对作品的见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美术课堂当中,还能够活跃课堂当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讨论当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要多做课堂的延伸,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来提升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
        (二)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
        只有不断的让学生进行思考,才能够让学生们明白每个美术作品的内涵和知识。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而不是对知识进行枯燥的讲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一副作品的背景进行叙述后不要着急去讲解这幅艺术品体现了作家的什么情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和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对宗教壁画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仔细的观察壁画,让学生们看看自己可以在壁画中看出什么。宗教的壁画大多数讲的是宗教故事和宗教文化,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宗教的理解,说说都有哪些宗教壁画,并且可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宗教的理解,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宗教故事,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思考,世界上都有哪些宗教壁画,自己又见过哪些壁画,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升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提升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校要重视其美术教育,要增加美术课程的排课数量并且还要招揽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并且专业扎实的美术教师,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的安排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让一些没有经验的美术教师增加听课的数量,来增加自己的课堂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对美术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增加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要从上到下的重视其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保障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才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其美术教学,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而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切实的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喜欢上美术课程自发的对美术课程进行学习,从而促使他们在上美术课时,无限发挥自己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创造出一篇篇新的作品。与此同时,在美术课堂当中,还要通过老师的教学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婷.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实践[J].百科知识,2020(27):78+80.
        [2]王丽娟.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1):91-93.
        作者简介:姓名  牛爱玲,出生年月  1977  09,性别女,学历:本科  民族  汉:籍贯江苏盱眙,单位江苏省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