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 李青竹
[导读] 高中英语阅读课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

        李青竹
          颍上第二中学 安徽 阜阳 236200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课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个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英语阅读课教学应以新课标为导向,师生合作探究教学环境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应该设计科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教学环节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英语阅读和语言技能等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 教学 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课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个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阅读课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型、语法和习惯用法等),了解课文内容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提高。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有着这样的理解。
        一是深度解读文本。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和抓手,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递进式的深度解读,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是优化教学设计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又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英语必修2,Unit1?In?Search?of?the?Amber?Room?为例:
        (1)知识目标:能掌握并运用新课标要求的词汇,如troop, former, in?search?of, belong?to, in?return?, at?war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略读、寻读得阅读技巧和归纳总结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琥珀屋的历史,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思路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可从导入(激活思维、引入单词、进入主题)——理解文本信息(框架脉络、细节信息、语言知识)——归纳提炼作者观点——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如前面所提的阅读材料,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阅读前活动(Pre-reading?activities)?:激活思维,导入主题。阅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为阅读中阶段做准备。主要是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背景知识,提高阅读兴趣。教师通常通过文章标题、图片、图表、录像片段或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猜测阅读材料所含的内容。如Unit1?In?Search?of?the?Amber?Room,通过课件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说明这些图片是现存的、可见的文化遗产,但还有另一奇迹,现已无法看其本来面貌,由此导入本课的主题——寻找琥珀屋。
        2)阅读中活动(While-reading?activity):开展阅读活动,理解文本。阅读中活动是验证前一阶段的预测,获取详细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结构、大意,学习生词、短语等语言现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活动。
        如Unit1?In?Search?of?the?Amber?Room,首先运用Skimming(略读)策略,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教师提问学生,Why?is?it?called?the?“Amber?Room”?看学生是否对于琥珀屋有个大致印象。接着,让学生作课后练习“Comprehending”中的第1题,将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连线搭配,来检测学生在预习课文基础上,是否理解阅读练习材料中的一些基本事实。然后作第2题,段落大意与相关段搭配,看学生是否对文章结构有清晰地理解,从而明确通篇文章的大意。
        3)阅读后活动(Post-reading?activities):巩固教学,提高能力。阅读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能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教师可设计一些合理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常采取的方法有:a.复述课文(Retell)。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关键词或主要信息写在黑板上。b.讨论(Discuss)。学生就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c.角色扮演(Role?play)。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d.对话(Dialogue).学生以俩人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这样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能训练口语。e.填空(Fill?in?blanks)。教师把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然后设置空格让学生补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重点词、短语的掌握。
        3、运用语篇分析,树立语篇意识
        语篇分析自问世以来,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福师大外语系林大津教授曾提出,语篇分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能够结合语境、篇章结构、体裁等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涵义。而语篇教学是以语篇分析为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语篇基础上掌握全文。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
        总之,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目标,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题材、体裁等体现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特点,从语法分析到语篇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巧妙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瑞华.《中小学外语教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
        [2]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孙骊.《从研究如何教到如何学》[J],英语界,1999(4)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青竹(1983.5—),女,汉族,安徽颍上人,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