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g/L 苯甲 EC 混配 2%春雷 AS 防治芒果炭疽病田间药效 试验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5期   作者:吴平 陈蓉芳
[导读] 为明确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下称商品名:势克)+2%春雷霉素水剂
        吴平1 陈蓉芳2
        1:江门市植保桂农营销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农业农村局天等县植物保护站,广西天等532800

【摘要】为明确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下称商品名:势克)+2%春雷霉素水剂(以下称商品名:加收米)混配防治芒果幼果期炭疽病的田间药效及最佳使用剂量,采用喷雾法测定不同浓度势克加收米混配剂对芒果幼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效,为两个产品混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势克加收米混配剂对芒果幼果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7d的防效达77.07%~86.24%;不同浓度间防效差异显著,高浓度的防效效果更好,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由此可见,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高、中低浓度处理基本能控制芒果幼果炭疽病的发生。在发病较重,发病快时可以使用高浓度处理以便达到更好的防效,试验药剂安全有效,可以在芒果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势克加收米混配剂  芒果幼果炭疽病  防效   田间试验
前言  芒果(Mangifera indica)属于漆树科芒果属热带果树,原产于亚洲南部热带的印度、缅甸等国家[1-2],与柑橘、香蕉、葡萄、苹果并称世界五大水果,因其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3]。
芒果炭疽病,属半知菌类。是芒果生产中发生最普遍、 危害最严重、防治难度较高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4],该病在百色3月初至4月中旬温度和湿度适宜,在花期和幼果期发生严重,发病速度快,田间传播速度快,当地种植户称为“急性炭疽病”。该病每年发生,造成大量落花,幼果落果,产量明显减少,当前芒果区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目前国内防治芒果炭疽病的主要药剂有代森锰锌、咪鲜胺、安泰生和阿米西达等?[5]。我们选用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和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等为对照药,开展芒果炭疽病田间防治试验,了解其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商品名:势克,生产企业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 2%春雷霉素水剂,商品名:加收米,生产企业日本北兴化学株式会社
3、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商品名:法陀,生产企业美国杜邦公司
4、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商品名:碧穗,生产企业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18.7%丙环·嘧菌脂悬乳剂,商品名:扬彩,生产企业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6、清水对照
1.1.2 供试芒果品种及试验地条件
   芒果品种为“台农1号”。 试验地位于百色市田阳县玉凤镇懂立村,试验田块肥力中等,沙壤土 , 地势山坡。每亩种植50株左右,将整个山头作为试验地划分为不相近的试验小区,山上、山腰、山下均划分试验小区,各小区作物同一芒果品种,植期、长势、肥水管理等条件基本一致,树龄8年,芒果处于幼果期阶段。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GB/T17980.95 — 2004 ),试验设 6个处理,清水对照为一个对照区,不设重复,势克加收米做3个不同浓度处理区,其他产品同一浓度同一个处理区,每小区芒果树 3 株,共18 个小区,共处理 54 株。 各处理间随机分布在芒果园,不同处理区保持相距 10 m 保护行,相邻区组间隔 15 m 。 试验设计见表 1 。

1.2.2 施药时间及方法
果地试验于早上 9点30分露水干后时进行。 第一次施药时间为 2018 年 3 月 23日,平均气温为 23.30℃ ,东北风3级,阴天;第二次施药时间为 3月31日,平均气温为 25.16℃,东南风3级,多云 ;共施两次;试验施药芒果处于幼果期绿逗大小及黄豆大小和花生大小样,各喷药 1 次,共施 2次。 试验施药期间未使用过其他杀菌剂,采用18L 桂林科丰3WBD-18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均匀喷湿整个试验小区果树,芒果幼果和叶片均均匀接触到药液。


1.3 调查方法
1.3.1 调查时间和次数
药前第一次调查病情指数基数,每次药后 7 d 调查,共查 3 次。
1.3.2 调查记录及统计方法
 每小区查 3 株, 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每点调查10个幼果即每小区查 150 个幼果, 记录总果数和各级病果数。 利用SPSS19.0 和 Excel 2010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采用Duncan ’ s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幼果被害分级方法为:0 级:无病斑;1 级:针状褐色斑点少于 3 个;3 级:针状褐色斑点 4~6 个;5 级:针状褐色斑点7~10 个;7 级:针状褐色斑点 10 个以上,斑点相连;9 级:整个果面见病斑,有红色点状物出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效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本试验期 25d ,第一次药后的第 2 d 有毛毛小雨;第二次药后主要以阴天和多云为主, 试验期间日平均温度为 24.35℃ 。
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各个处理药前病情指数相同,均为0.05,病情指数非常低,表明施药前各小区发病情况一致。处理A、处理B、处理C、分别使用试验剂量后第1次药后7d, 防效分别为74.17% 、 79.51% 和 81.46% ,可以看出不同剂量之间防效有差异,剂量高防效高。而对照药剂 处理D、处理E、处理F 分别使用试验剂量后防效分别为 69.75% 、71.21%、70.24 ,同样存在差异,表现较好为处理E。 第 2 次药后 7 d ,处理A、处理B、处理C、不同剂量的防效分别为 77.07% 、 83.62% 和 86.24% ,防效最好仍为高剂量的处理C。而对照药剂处理D、处理E、处理F的防效分别为:75.54%、 77.07%、75.32% 防效最好的为处理E。处理A、B、C和对照药处理D、E、F两项中,均匀为高浓度仿效好。 第1次和第2次药后 7 d 各处理药剂之间差异显著。第二次施药后各处理的防效增加,处理B、处理C第 2 次药后防效达到较好状态。可以达到芒果幼果期炭疽病防治标准。两次施药,处理A、B、C防效均优于处理D、E、F。这说明在防治芒果幼果期炭疽病上,真菌药和细菌药混配使用防效更优。处理A、B、C的高、中、低差异显著,但均可以控制幼果期炭疽病发生和传播,对照药D、E、F整体低于试验药,但防效均到达75%以上,也可以达到控制幼果期炭疽病的发生。
  
3 结论
百色芒果炭疽病发生时期主要是幼果期和膨大期,发生重传播快,针对这一时期现象我们开展针对幼果期的炭疽病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势克)+2%春雷霉素水剂(加收米)混配剂不同浓度的剂量对芒果炭疽病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 且防效随着施药剂量和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第2次药后达到最高,可以控制这一时期发生的炭疽病,保持到芒果上市。与对照药剂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 40% 戊唑·噻唑锌悬浮剂和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的防效相比显著差异,其中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混配剂第2次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了83.63%和86.24%,超过对照药剂8.3-10.92个百分点。百色芒果幼果期炭疽病发生由于天气原因,发生快,传播快,落果多,给当地种植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建议使用处理B方案,经济成本和防效达到最佳。如发病特别严重,可以使用更高浓度,处理C方案,但是使用成本相应增加。综上所述,处理B对芒果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是防治芒果幼果期炭疽病较为理想的药剂。 使用技术建议在谢花三分之二后,幼果有绿豆大小时,发病前期进行预防或者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第 1 次喷药后 7 d 第2 次喷药,每隔 7 d 喷 1 次,共喷 2次。可以防治幼果期至膨大期期间的炭疽病发生。









参考文献
[1] 傅国华,韩立越,许能锐.中国芒果产业链现状[J].热带农业科技,2008,31(4):27-31
[2]高爱平,陈业渊,朱敏等.中国芒果科研进展综述[J]中国热带农业,2006(6):21-23
[3]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 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生产情况(2012)(内部资料)[J].2012.
[4] 余莎,詹儒林,何红,,等.海洋细菌AiL3防治芒果炭疽病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312-2315.
[5] 李锐,赵家华,郑服丛 .25% 咪鲜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芒果炭疽病试验[J].热带农业科学 ,2004( 2 ):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