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比尔 买买提
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是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广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广电发射台远程监控系统是确保广电监测管理的有效手段,加强广电发射台监控系统建设是提升广电信息战能力的需要,是保证公众良好视听权益的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电发射台;远程监控
引言
广播电视信号监控是广播电视顺利播出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的人工监控不同,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动态监控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接收,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播电视信号监控的趋势。
1.计算机技术引入广电发射监控系统的意义
在现代的广电系统中, 发射台必须完成通信环节,广电发射机将音视频信号调制射频振荡传送到发射天线, 电视接收机接收信号将画面呈现在用户终端[1]。 广电数字化技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快速发展, 有线传输全面推进数字化, 地面数字电视业务主要面向无有线网络覆盖的城市郊区等偏远地区, 2006 年我国首次公开颁布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2008 年随着免费高清地面数字电视节目的推出, 我国约有 2/3 的农村家庭需要依靠无线电接收广电节目[2]。 我国未来将有 4 亿台彩电面临更新, 移动电视机顶盒市场的总承载量可达 830 多万台。电力是电视内容可靠传输的先决条件, 现有技术下实时监控发射系统设备状态是降低故障率的有效手段。发射台机房值班人员采用特殊的值班机制, 长时间的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容易疲劳, 从而无法保障记录的准确性。 长时间积累数据融合有效存储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通过人力管理监控不现实。 可使用多站台式布点方式解决传输范围问题, 很多时候值班人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设备故障, 为提高电视发射系统可靠性, 计算机技术实现发射台远程监控是必然选择。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控系统的问题
2.1非法信号的插入
在分析研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及成效时,最先进行检查的单元就是非法信号的插入。信号与日常处理信息共同构成了数字化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源。通过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途径中展开有关内容的判断与分析,但是,当前阶段对于信息的接手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网络内容的合理控制与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传输安全层面的分析,依旧存在多种多样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就是非法信号进行插入的漏洞,且这些漏洞广泛存在于广播电视的日常播出中,这些漏洞将导致对最终播报内容的极大干扰,进而增加相关监管人员的工作量。
2.2安全监管系统与机制的欠缺
广播电视安全监管体系目前尚无完善的监管架构与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当前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在当下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案不太健全,导致安全监管体系产生从较小的问题发展成较大、较严重的漏洞,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表明了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对后台监控的不重视。长此以往,很容易让犯罪分子插入正常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去,导致广播系统受到损害,使信息内容出现滞后的情况,这也反映出监控系统与机制的不完善。
3. 监控中的应用
3.1 组成元素
(1)信号源单元信号源单元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卫星天线及其解码、接收设备,微波光纤及其解码、接收设备以及画面、音频处理器等设备共同组建而成,向后级创造安全平稳的传输信号,常见的组成形式是一主一备。
(2)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主要通过计算机、智能化音、视频切换设备、传输电缆以及路由器组成。如果主信号源的信号出现断开的问题,智能音、视频切换设备将对信号展开自动化识别,并将其转移切换到备用的信号源中,当主信号源恢复正常后,再将信号源切换至原本位置。如果主发射机发生故障,将通过主控计算机将相应的指令进行发布,启动备用发射机的电源,同时将同轴开关转移到备用发射机的位置上。
备用发射机正常启动后,用过声光报警、短信等方式及时告知值机人员,让其进行紧急故障处理,并将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化存储,以便后续查询。
(3)发射单元发射单元的主要组成元素包括发射机、多工器、天馈线、同轴开关等。发射机主要功能是把画面、音视频以信号的形式将码流数字载入至规定的载波信号中,将其放大后,利用天线,通过电磁波将信号内容进行发射。
3.2在自动巡检中的应用
广播电视信号监控系统有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现场监控,具体来说就是对现场相关设备的监管。它能体现广播系统运转的水平。由于发射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会因大量热量的释放聚集导致设备故障。可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现场监控。基于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完全能够在对广播电视无线信号发射设备进行各环节监测的同时,找出设备的运行异常,并将异常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同时能显示异常状态和参数,给出参考方案,方便工作人员维修。计算机技术在现场监控和自动巡检中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巡检力度、准确度和故障处理率,保证节目高质量播出,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3.3广电监控系统的应用
广播电视台站通过微波传输至用户最后系统, 一些山村采用与移动基站共站, 前端系统将上级广播电视内容接收, 通过 SDH 传输到县前端中心机房。 确保广电内容准确传输到基站, 发射系统包括音视频端口、 监控系统接口等。 音视频端口为发射系统提供主要传输信息, 通过卫星获取信号利用对应转换器得到 MPEG-2 视频信号, 提供信号监控系统完成信号发射前检测。 为实现 N+1 发射模式, 发射系统由采集控制级, 主备发射机与天线组成。监控系统接口包括信号检测主机器等硬件设备, 整合发射系统需要关键监控元数据如发射机参数, 通过与监控系统服务器通信提供数据采集层[4]。 备电系统主要设备直流电转化为市电系统设备, 利用主机电压检测功能, 提供高稳定度的电力系统, UPS 切换到本地状态,利用蓄电池供电安全保存设备状态。 广电发射台监控系统是集发射中心与管辖发射台于一体的监管平台, 核心是对高山发射台与播出相关设备实施监控, 通过加入计算机技术将集散发射台内关键设备与应用系统结合, 利用各种监控数据确保发射台站内设备正常。 降低维护成本, 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与经济利益。
3.4高频干扰的应用
从通过空间电磁波辐射对主控机干扰, 干扰信号从接地线窜入计算机系统, 主控机建立计算机屏蔽室抵抗空间电磁波辐射干扰。 通过平衡方式传送信号抵抗干扰信号从接地线窜入系统影响。 发射机高频接地中, 各部分用宽紫铜带连接下地, 地线电感不可忽略,地线两点干扰电压有数伏, 受到干扰系统无法工作。 正确接地才能避免引起高频干扰, 低频电路布线采用一点接地减少造成环路。 高频电路布线寄生电感造成接地线混合, 采用多点入地。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控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控系统中,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控中的应用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各广播电视台应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升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切实满足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付国君.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监控中的应用.西部广播电视, 2018(05):181-182
[2]钟富强.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控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9):9
[3]孟令红.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4):171-172
[4]陈文华.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控制.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143
[5]吴江华.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