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漏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及能力提升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5期   作者:谢飞 杨健
[导读] 试漏检测是汽车制造领域常用的工艺技术手段,其检测能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影响试漏检测能力的因素很多
        谢飞  杨健
        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试漏检测是汽车制造领域常用的工艺技术手段,其检测能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影响试漏检测能力的因素很多,本文对试漏检测设备的结构设计要求、试漏工艺参数、环境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从而提升试漏的检测能力,确保试漏检测稳定可靠。
        关键词:气密性检测  稳定性 检测能力 工艺参数
        1引言
         在汽车制造领域,发动机缸体和缸盖以及变速箱壳体等均需要进行试漏检测,试漏检测是汽车制造领域生产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试漏质量没有控制好,会造成整机漏油,影响整机的性能。试漏检测的通常方法是用气密性进行检测,即对被测工件充入压缩空气,进行保压和测试,来判断压缩空气的泄漏量。试漏检测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加工的零部件误判,增加生产成本,甚至会影响品牌形象以及提高售后服务的成本。
2试漏检测设备结构设计要求
2.1气缸或油缸的作用力要足够,驱动力F的计算公式为:F≥2(F1+F2),
        其中F1为试漏检测时充气作用在封堵板上的力,F2为使密封件压缩变形所需要的作用力。
        F1=P*S;其中P为试漏检测压力;S为封堵部位气压作用面积。
        F2=E*dl*S/L,其中E为密封件的弹性模量;dl为密封件的变形量;S为密封件的截面积;L为密封件的厚度(即压缩变形方向上的原始长度)。
        2.2密封封堵结构设计和选型要求
        1)密封封堵方式优先采用线密封,其次采用面密封,最后采用内胀封堵。线密封不仅可以提高密封件的寿命,还可以提高密封封堵的稳定性。当被封堵面加工的宽度>5mm时,采用线密封,见图1。当被封堵面加工的宽度≤5mm或封堵面为毛坯面时,采用面密封,见图2。
 

        2)对于内涨封堵需要单独的驱动动力来完成涨堵机构的封堵和松开。
        3)对于大面封堵的封堵板需带浮动功能,避免工件的面不平,封堵件一侧的密封件压缩量较大,一侧的密封件压缩量不够。图3是大面封堵浮动结构图

        2.3其它要求
        1)封堵上设置限位块,通过调整限位块的高度,用于控制密封件的变形量,确保试漏的稳定性。
        2)封堵油缸和气缸上设置调压阀,保证密封件寿命的同时,确保试漏数据接近真值。
        3)封堵密封件的填充尽可能做成一个整体,避免封堵件的内漏,尽可能用中空的螺栓连接,或者连接螺栓上设置端面密封。
3试漏工艺参数设置要求
        试漏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充气时间、保压时间和测试时间,当然还包括预充气、预排气、试漏压力、工件有效容积、泄漏量标准、过滤、充气模式等其它参数。其中对试漏数据影响最大的是充气时间、保压时间和测试时间这三个参数。
        充气时间不够,则达不到所需要的测试压力,或者出现伪压力;保压时间不足,被测气体不能充分混合,测量数据不稳定;测试时间不够时,测试过程尚未稳定,最终测试结果会偏大。其测试验证数据见表1、表2和表3。
表1不同充气时间泄漏量      表2不同保压时间泄漏量     表3不同测试时间泄漏量
 
说明:以上验证数据均是仅改变充气时间、保压时间、测试时间中的一个参数,其它两个参数保持不变。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充气时间增加后,对测量数据影响不大,充气时间能够保证将工作腔容积真实充到需要的压力即可(一般情况下试漏仪显示充气压力达设定压力后延长3-5s)。保压时间和测试时间增加,泄漏量偏小,并且数据越稳定。理论上当保压时间和测试时间达到一定值时,测试数据基本稳定波动。
        表2中第3列与表3中第2列的保压和测试时间之和相同,表2中第4列与表3中第3列的测试状态一样,发现其测试数据基本也相当。说明保压时间和测试时间达到的效果基本相同,其目的均是使测量达到稳定状态。为了使试漏检测的数据稳定可靠,在节拍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保压时间。
4环境影响因素影响以及处理措施
        试漏检测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工件、试漏封堵件以及气密性检测气体的湿度;工件、试漏封堵件以及气密性检测气体的温度。下面先分析湿度对试漏检测的影响,试漏封堵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干燥状态,检测气体进入工作腔检测前均经过了三联件,所以不会出现潮湿状态,只有工件经过清洗机清洗后,工件未完全干燥,下面对工件在干燥状态和潮湿状态进行试漏测试,测试数据见表4

        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工件处于干燥状态时,其测试的数据较稳定;工件处于潮湿状态,试漏检测的数据偏小,并且测量数据不稳定,容易将不合格的工件判为合格,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压缩空气充入到工件中后,刚开始压缩空气由于和热的工件接触发生热传递,温度会上升,压力增加,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压缩空气已经升至工件温度的状态下测量泄漏率的,在这种情况下,热的工件在会慢慢冷却,测试阶段压缩空气的温度随着工件温度下降而下降,因此压力下降,测量的泄漏量也就增大。表5是工件在不同温度下的试漏测试数据。

        影响温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件清洗后,工件温度与常温有差异;2)试漏检测设备在通风口下面;3)充气检测的温度与工件的温度不一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控制工件经过清洗机后的温度,尽可能接近室温,或者延长输送通道。2)试漏检测设备不能布置在通风口,若已经在通风口下面,则调整通风口的出风方向,或者关闭该通风口。3)延长测试的保压时间,让充气检测的气体与工件充分混合,减少检测气体与工件之间的温度差。4)设备刚开启时,尤其是在冬天密封件温度偏低,因此密封件较硬,需要对设备进行热机循环(用标准件校准),热机后使密封件与工件接触良好。
5结束语
        在汽车制造领域,密封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试漏检测作为密封性检测的常用工艺技术手段,其检测能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品牌和生产经营成本。虽然试漏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相当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检测结果,比如:试漏检测标准件的真值、标准件校验标准、温度和湿度对试漏检测数据的具体影响等,均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