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期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期   作者:袁志顺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林业工程项目也在蓬勃发展,在林业工程项目中,树木的养护管理是至关重要一项工作内容
        袁志顺
        贞丰县小屯镇林业工作站          贵州 黔西南州,562205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林业工程项目也在蓬勃发展,在林业工程项目中,树木的养护管理是至关重要一项工作内容,林业相关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提高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的水平,本文就林业养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对策,为后续林业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以及园林建设工作表示十分重视,但目前来看,林业养护管理的近况不太乐观,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如果不及时有效解决林业养护问题,这就会对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园林建设相关人士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我国未来林业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构建完善的生态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工程中乡村树木、园林树木以及农作物,三者之间相互牵制且又存在差别。随着城市化加快,各种企业逐渐兴起,这势必会对城市园林环境带来破坏。城市环境和乡村环境存在着很大差别,城市环境主要为人为环境,比如在城市环境中,温度不稳定,时高时低,土壤结构也比较复杂等等。城市中产生的废物和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着整个城市的环境,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合理管理林地土壤中水含量
        在进行乡村园林养护工作时,其树木正常生长十分重要,想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就必须要合理控制土壤中的水分。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植被根部的生长,大量的水分会使根部发生腐烂情况,严重的情况根部会坏死。但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充沛,植被根部缺少营养,植被生长速度较缓慢,甚至会停止生长,待自身营养消耗完会面临坏死现象。因此,养护工作的关键点就是保证水分的平衡,有利于树木更加健康的生长。土壤中除了有水分,还有部分矿物质,矿物质的作用在于,其能够促使植物中养料以及水分充分吸收。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需要工作者进行详细调查,并将营养物质进行实验,再结合调查的数据科学合理计算,可得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园林中的树木,品种各不相同,因此各种树木对水分的需求量也大不相同,只有在碰到下雨的天气,经过雨水灌溉后,土壤中的水分才是一种平衡状态。树木再通过光合作用,将部分水分进行蒸发。气温的高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者做好排水工作,使树木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3.重视林地杂草处理
  在进行园林养护工作时,需注意土壤对植物生长存着一定联系,工作者应及时对突然进行整治和处理。一般情况下,使用中耕法能让土壤保持松散状态,从而促进土壤呼吸,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温度,使得土壤中的肥料能够很快被吸收。乡村园林景观不错,因此时常有参观者和城市中的人员来观赏,由于人流量比较大,土壤极易被踩实结成块儿。不同树木的树龄,对土壤松动程度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实际施肥情况来进行分析。土壤肥沃,加之是在植物疯狂生长地季节,园林养护者应及时清除树木间的杂草,以免杂草抢走树木间的养料,只有对杂草进行有效清理,才能保证树木茁壮成长。对杂草进行处理,不仅能使树木健康成长,同时能够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因为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会有大量病虫害和滋生的废气。因此杂草处理工作应提前进行,以免在炎热夏季的到来,产生大量病虫害情况。最后,在对杂草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化学品进行清理,再结合锄头或者铲子等工具进行人工彻底拔除。


4.明确树木施肥技术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中,树木的施肥工作很重要,养料关系着树木能否健康成长。在园林树木中,尤其要关注大型乔木的生长,园林工作者在选择肥料以及施肥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技术关键点。因为乔木的生长,大型乔木对土壤养料需求非常高且比较特殊,该树木只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肥料吸收,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在施肥过程中控制好肥料,做好肥料管理工作,以免造成肥料浪费,不能满足大型乔木对肥料的需求量,不能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管理者在施肥时,也要加入有机肥料,避免因为单一的肥料不能满足乔木的需求,造成大型乔木营养缺乏或者单一,出现乔木长不高或者不美观的问题。工作人员在施加有机肥时,要确保肥料处于腐熟状态,再对乔木进行施肥,唯有这样,肥料被乔木完全吸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把握好施肥时间,在施肥前一天关注天气预报,一般来说,施肥都是在白天或者天气良好的状态下进行的,遇到下雨或者阴雨天气则不适合施肥,以免肥料被雨水稀释,大大影响了乔木对肥料的吸收。
5.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园林养护工作在生态环境中至关重要,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运用先进的新技术,新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树木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质量,因此管理者应该主动引进先进技术,林业部门需要与相关单位以及高级学校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和探讨,探讨的主要方向主要是:植物选苗的问题,如何有效培育植物,如何对树木做好养护工作等内容,管理者要敢于创新。除此之外,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无人机播种和监控技术、生物方面防虫技术等都将广泛运用到园林工作中。
6.促进生态园林发展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树木与农作物、乡村树木三者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且存在很大差别。城市化的发展影响着生态环境,城市树木给园林带来了病重害,而城市中主要是人文环境,农业、林业的自然环境则与城市环境不相同。比如;城市化生产和排放,造成温度忽高忽低,城市土壤结构较复杂;城市中排放的废气、废水、以及废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生态环境中的水源、大气以及土壤被破坏;由于城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城市规模逐渐壮大,建筑之间的间隔小,妨碍了大气的流通和交换,热岛效应随之产生,在这样恶劣的生长环境下,园林树木种类分布和生长会受到部分影响,不仅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滋生以及病虫害。因此,专业人员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把握好植物与大自然的关系,设立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实现稳定平衡的生态环境,避免灾害应病虫害发生。所以,建立生态完善、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是必要的工作内容,这种生态园林体系,不仅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又能够掌握好用药程度,即用药或者不用药,用多少药等。
7科学的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及时有效防治,在整体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工作。因此,园林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同时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体现在,在对树木进行病虫害处理时尽量避免用农药进行防治。应采取合理的生物手段,将病虫害数量控制到最小,另外,在对病虫害控制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其中物理方法就很有效,根据病虫害实际情况进行彻底清除。如果实在需要药物进行治理,必须考虑到药物带有的浓度,避免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尽量减少运用药物的次数在园林养护工作中。
结束语:
        总的来说,园林树木养护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在管理中应根据树木成长性质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树木能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对病虫害的防治应尽量避免运用药物来进行,减少对园林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这也是园林建设所向往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素梅.试论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 2018(09):117.
[2]杜晓瑜.浅谈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192.
[3]隋宪晖.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8(04): 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