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期   作者:代丽华 孙程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品质
        代丽华     孙程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烟台       266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品质。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尊崇匠人的社会风尚。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融入第二课堂、融入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被赋予了培养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超强动手实践能力,契合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的教育职责和使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然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出击,把握新机遇,推进“科教融合”,在积极弘扬传承原有办学特色的同时,注重深入挖掘新特色,打造新亮点,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高职院校如何积极作为,教育学生从传承、培养、践行和守护好“工匠精神”视角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既鼓励发明创造,又鼓励将创新创意转变为高品质的产品,这将是一项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新课题。
        1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在探讨培育工匠精神之前,需要对工匠精神的概念和内涵有一个比较清晰深入的认识,因为培育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现实问题与应对之策等往往取决于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本质与核心。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对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反映,其核心内涵会随着时空变化而变化。工匠精神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学界对其内涵界定多种多样,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综合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精神说”,如徐耀强认为,工匠精神是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的职业精神;曹前满认为,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执着专注、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是“态度说”,如席卫权认为,工匠精神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至善的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在狭义上是指工匠对产品制作纯熟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三是“伦理说”,如肖群忠和刘永春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张培培认为,工匠精神笼统上大约是指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品质、注重细节的工作原则和热爱、专注并持续深耕的职业伦理。从这些观点来看,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还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但无论是精神说还是态度说亦或是伦理说,其共性都在强调创新创造与精益求精。由此看来,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正是创新创造与精益求精,这也是其本质所在。
        2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1融入专业教育
        工匠精神培育一定要从专业教育做起,专业的设置要贴近企业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课程要匹配专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各个环节,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入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重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把课堂教学评价重点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同时,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言传身教将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传递给学生。


        2.2以匠术、匠心、匠德、匠魂引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授艺与育人的指引者、匠术与匠心的实践者、匠德与匠魂的传承者,是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关键推手。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所谓匠术,就是既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技巧,还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所谓匠心,就是要有勇于求索的精神,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深入钻研,并取得丰硕成果;所谓匠德,就是坚定的职业操守和对专业的绝对忠诚,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把每一堂课当作一份礼物献给学生,把正确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所谓匠魂,就是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事业奋斗的激情,是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责任与担当、理想与追求。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统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必将为工匠精神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2.3以工匠精神和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关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高职院校构建工匠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育方案是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厘清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形成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大国工匠”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导向,凸显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细化,提升当前应用型、技术型从业者所缺少的专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与职业态度,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能吻合“中国智造”的时代需求。
        2.4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工匠文化,比如鲁班的吃苦耐劳、探索创新的历史故事等,为当代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让这些优良精神在教育体系以及教学结构中得到深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当中去。
        其次,深入挖掘各行各业所涌现出来的工匠及工匠故事,根据工匠的相关典型案例,并通过讲座的形式宣传工匠精神,同时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品质教育等。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相关概念,能够从根本上接受工匠精神,并且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将创新创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精神真正地发挥出来。
        再次,开展工匠精神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可以邀请一些优秀校友回校参加经验交流会,请他们讲述在企业或是社会当中的发展案例、优秀事迹来与学生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开展一定的大学生工匠精神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来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思想的认识,在比赛当中将二者有效地融合起来,最终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和符合职场特色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熏陶。积极开展各行业技能大师、双创典型事迹和成就的宣传宣讲,开展多种体现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主题活动与竞赛,积极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工匠精神贯穿高校双创教育的全过程。
        结语
        只有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才能帮助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从书本走向实践、从专业学习走向实际操作,才能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造和精益求精品质追求的优秀人才,从而彰显和实现培育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金,杨丽艳.以工匠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N].湖北日报,2020-04-27(15).
        [2]张健.职教育人的高标: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与职业人格[J].当代职业教育,2020(2):31-37.
        [3]缪学梅.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缺失及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4):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