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巧鑫
海鹰机械厂 上海 200040
摘要: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依旧具有相应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相关问题展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数据传输具有多种形式,海量高效的传输特性,让人们生活与工作更加便捷。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层面而言,通过数据信息传输,能够高效的做到数据对接工作,让各种网络架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经过网络云端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让计算机系统对信息数据开展共享。可是大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数据传输的冗余以及堵塞问题,如此就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通过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供用户信息,让用户受到相应的经济损失。因此,务必要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体制的构建力度,基于多个层面把安全技术充分落实,从而营造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
一、大数据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述
大数据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对庞大信息量展开相应的操作整理。一般状况下,大数据主要特性体现在庞大的数据信息规模、丰富的信息种类、高速的信息处理等特点。计算机网络安全重点是保障计算机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利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为其提供安全保障。在大数据时代下,把大数据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充分融合,在优化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同时,对网络数据安全进行防范,从而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二、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
(一)用户缺乏网络安全意识
在目前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中的各种信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当中也出现相应的网络安全问题。可是一些网络使用者对此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常常把各种账户设置相同的密码来使用,在用户权限层面也没有强烈的意识,乃至允许所有网络端口进入,开放远程的访问权限,未能充分意识到定期变更口令密码的必要性。由于缺乏网络安全意识,造成许多黑客有可乘之机,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许多网络使用者的数据信息与个人财产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缺乏安全意识是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问题
计算机系统问题通常是由于设备软件和硬件已不能满足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处理要求,在运行当中出现相应的不足,从而导致信息安全隐患的出现。计算机系统在运行当中,以人为设置的框架模式为基础进行数据传输。可是基于设计自身而言,人们在对硬件或软件系统进行开发设计过程中,软件自身就具有一定的问题,如此就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相应的漏洞。因此,系统自身出现的漏洞是必然的结果,尤其是在软件和硬件安装过程中,若计算机自身不能正确进行软件驱动,就会导致系统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错误指令操作,从而提升数据传输的风险。尤其是使用者后续下载过多的软件,计算机不能有效辨识软件自身具有的安全性问题,如此就会导致数据在传输时出现相应的冗余风险,对计算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让用户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三)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网络环境让庞大图文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有效传输,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有助于人们快速得到海量信息数据。造成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一定的条件。
即便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实行了相应的法律条例,可是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也说明法律条件难以紧跟时代步伐,法律内容和网络信息安全以及数据传输之间脱节的现象不在少数。并且使用者在网络当中任意传播行为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因为网络规模庞大,信息因素存在相应的隐蔽性,造成网络监督管理很难约束使用者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行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信息数据的网络传输使得个人资料信息外泄的概率大大提升。网络技术的运用,不仅推动信息迅速传输,同时也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成本。网络自身的开放性特征也让不法分析进行非法活动提供条件,病毒以及违规内容的传输会让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一定程度的降低。
三、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一)增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
基于用户层面进行分析,在各种网络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对自身行为规范进行重视,提高数据安全意识。首先,对一些敏感性的数据来讲,尽可能不在公共网络中输入重要信息。并且对安全性较低或是危险性链接要禁止访问,更不能提供个人信息。其次,提高口令密码难度以及经常更改密码的形式提升信息安全,防止运用高风险的破解软件来散播个人信息,保证个人信息安全。总之,对网络个体来讲,必须要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就可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系数,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
(二)及时对系统组件进行更新,修复优化潜在问题
计算机技术自身是高效发展系统,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系统务必要实时更新,从而满足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的要求。为尽可能降低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间的距离,对运行的各种组件要展开实时更新,从而达到设备自身的使用需求,承接软件的运营商,务必要对软件展开优化,经过查找漏洞来处理软件的问题,保证其在为使用者服务过程中,把安全属性充分落实在使用者的操作行为方面,确保信息数据不会发生外泄的问题。
(三)避免监管疏忽,提高信息安全性
许多网络安全问题通常是由于计算机管理者对计算机管理的疏忽造成的,从而让计算机产生安全漏洞,造成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因此,不管是个人或是机构,网络管理人员务必要强化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监管,充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针对个人用户而言,在计算机运用时,要重点关注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掌握数据信息安全保护策略,对各种网络数据信息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更加重视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利用有效措施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的安全管理。针对机构来讲,在计算机运用时,要从宏观层面考量问题,对网络安全的必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构建动态化的监管体系,根据网络安全防范策略构建计算机技术平台,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要构建正确的网络安全认识,规范化的使用计算机,让用户意识到钓鱼网站以及非法链接的不良影响,与有关部门进行协作,共同消除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以防止存在隐患的链接盗取个人信息,造成安全隐患。
结束语:
由此可见,伴随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数据技术已是当前社会综合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同时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现阶段,因为外界因素的复杂性,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很多影响。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按照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充分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完善与优化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进而最大程度的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范,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梁俊杰.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5):124-125.
[2]吴一梦.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分析[J]. 中国储运, 2020, No.243(12):109-111.
[3]原毅.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20(15).
[4]郑阳勇. 试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 电子工程学院学报, 2020, 009(003):P.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