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娜娜
贵州省遵义灌区管理局 563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多样化,农田水利事业发展速度很快,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逐渐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一些施工技术要点,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农业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农业发展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关注,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农田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农田工程设施之一[1-2],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的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包括农田灌溉系统、农田引水工程、农田水库等等,这些配套设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田水利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施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各项建设工作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并落实相关的规范和依据[3-4],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水利工程设施。
1农田水利工程布置原则分析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原则是因地制宜,在开展工程建设工作之前,应该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发挥土地最大的资源作用和价值,有利于带动周边农业的发展。
(2)结合农业生产作业的特点,要采取因时制宜的原则,能够有效的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帮助,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遵循生态规律,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体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4)应该注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与周边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在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使用前提下,维持生态平衡,使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想要突破困境,提高综合竞争实力,首先要对内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并以此作为技术突破口,为我国建设出质量更高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因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要排除施工期间外界因素的干扰,并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体现技术的适用性。加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推动工程建设事业的顺利和平稳发展。其次,在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中,要对不同的工作和每一道工序提供支持,确保交叉作业能够高效的完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通过有效的手段缩减施工成本,为工程建设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关键点
3.1土方施工环节
(1)挖方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土方开挖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及时的调整好填方量和挖方量,并与填筑工程有效结合,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由于土方开挖工作涉及的工作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对施工道路开放、边坡开挖、基础开挖等等。在工作进行中,应该明确施工区域,同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准备工作,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2)填筑施工。填筑施工要以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施工要求为准,技术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尽量缩短调运土壤的距离,有利于减少工程成本的投入。目前填筑施工的技术和方法众多,要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以及周围区域的施工环境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控制工作,保障施工作业满足工程的技术要求,提高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持建筑工程的平整,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的作用和效果。
3.2浆砌施工
浆砌施工环节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首先要求技术人员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标准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材料是砂,所以技术人员应该严格的把控砂的细度模数和颗粒的直径大小。另外,要对使用水泥的标号加强管理,确保所使用水泥型号的合理性,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做好防水和防漏水工作,避免工程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3沟渠衬砌施工
此环节应该注重有效的处理沟槽基础,确保基础各项指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包括几何尺寸和基底高程,只有所有条件都满足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如果选用预制混凝土板,需要核对使用型号,确保预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施工标准和要求。另外,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使具体的高程值与设计数值之间的误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4钢筋混凝土施工
钢筋混凝土是施工环节对钢筋的质量要求很高,应用的钢筋质量应该满足工程建设的使用标准,才能保障所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使用质量和使用性能。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做好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分别是要保障保护层的厚度、严选钢筋的质量和规格、焊接点平整稳固等等。只有各项质量控制指标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浇筑工作。
在具体的工程浇筑环节,技术人员应该明确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着工程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并对整体工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十分必要。首先,应该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模板强度和稳定性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同时,按照分层浇筑的方式开展工作,有效的运用插入式振捣器,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全面的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避免工程因干扰而中断,并顺利完成振捣工作。最后是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应该使混凝土表面处在湿润状态,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结论:以上我们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不同施工环节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对工程设施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下,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把握关键的质量控制点,对提升水利工程使用性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徳金.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 砖瓦世界,2021(4):219.
[2]王海军.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探讨[J]. 商品与质量,2021(2):341.
[3]袁杰.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2115.
[4]李丹.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