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梅 夏斌 王培培 胡雅菲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摘要:程潮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北端,属下扬子台褶皱带西部的鄂东褶皱束。构造形变直接受到这两个边界条件的制约。程潮铁矿床是鄂城杂岩体的岩浆不断分异演化到晚期,含铁质矿液不断富集而形成的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一般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地质条件主要为地层岩性、岩浆岩和构造三者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硬石膏矿是本区与铁矿床紧密共生的矿产之一,已单独形成具工业价值的矿床。本区铁矿石中有益组分主要有S、Cu、Co、Ga等,S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Cu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Co主要呈类质同相赋存于黄铁矿中。Ga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磁铁矿中。
关键词:程潮矿区 矿床成因 共、伴生矿产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北端,处于淮阳隆起毗邻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北西向弧和江南台隆“S”形构造中段北东向弧形所组成的“八字形”双弧控制范围内,属下扬子台褶皱带西部的鄂东褶皱束。构造形变直接受到这两个边界条件的制约。
区内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印支运动结束了古生带以来以振荡运动为主的历史,进入以褶皱、断裂为主体形式的发展阶段,形成近 EW 向和 NWW 向线性褶皱和走向断裂。与早期存在的 NNE 向继承性断裂,共同奠定了基本构造格局。燕山运动以 NE~NNE 向应力为主导,叠加、改造,复合先期构造。
2 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地层划分及岩性、岩相特征详见表1。
2.2矿区构造
区内构造形迹以断裂最明显,主要是淮阳山字型与新华夏系构造的联合体,具有承袭性和多期活动性。
矿区主要断裂构造为北西西向挤压性逆断裂,自北向南依次见有程潮北逆断层、程潮南逆断层,是区内规模大、形迹最明显的构造。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极为强烈,以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严格受印支—燕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格局控制。其中活动时期以燕山晚期为主,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又主要发生在凹陷带中。
本区以鄂城杂岩体为代表特征,鄂城杂岩体分布于本区中部鄂城背斜南翼与碧石渡向斜北翼之间,沿三叠系大冶群和蒲圻群层间界面侵入,呈北西西向展布,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岩体呈北西西向的椭圆形,总体向东偏南方向倾伏、向西偏北方向侧伏。南缘与三叠系中上统蒲圻群接触,倾向南,倾角35°左右;北缘向北超覆,超复幅度2~3km,深部转向南倾,倾角较陡;东、西两端分别向外侧伏。东西长15km,南北宽4~8km,出露面积85km2。从横向上看:岩体向南西方向倾斜,倾角40°~80°之间(详见图1)。岩体总体向东偏南方向倾伏、向西偏北方向侧伏。
3 矿床成因
程潮铁矿床是鄂城杂岩体的岩浆不断分异演化到晚期,含铁质矿液不断富集而形成的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一般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地质条件主要为地层岩性、岩浆岩和构造三者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程潮铁矿及其外围铁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侵入作用有着十分密切关系。
程潮断裂接触带构造不仅是含矿(容矿)构造,同时也是导矿构造,即是含矿热液的活动通道和成矿有利空间,断裂带对矽卡岩及其矿床有明显控制作用,特别是矽卡岩形成后的派生的平缓张性破碎带产生错动对成矿更为有利。因此,程潮铁矿床属岩浆期后高温热液接触交代型(即矽卡岩型)。
4 矿床共、伴生矿产的综合评价
4.1共生矿产硬石膏矿综合评价
硬石膏矿是本区与铁矿床紧密共生的矿产之一,已单独形成具工业价值的矿床。主要发育于矿区的西段,位于铁矿体之上,或共同组成统一的地质体。已知的13个较大矿体中,又以1号、6号、7号、9号及10号等五个矿体规模较大,是共生硬石膏的主体(见表2)。
硬石膏矿体成因:本区的硬石膏矿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类。
4.2伴生有益组分综合评价
本区铁矿石中有益组分主要有S、Cu、Co、Ga等,S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Cu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Co主要呈类质同相赋存于黄铁矿中。Ga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磁铁矿中。从选矿试验看,S、Cu在选矿过程中能顺利回收,取得合格的硫精矿和铜精矿,但回收总量都不大。Cu在矿石中含量很少,未达工业矿体评估要求,Co、Ga、相对富集于精铁矿、精硫矿及铜精矿中,由于含量小,且受赋存状态的制约,目前暂不能被回收利用。
5 结论
程潮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北端,属下扬子台褶皱带西部的鄂东褶皱束。构造形变直接受到这两个边界条件的制约。程潮铁矿床是鄂城杂岩体的岩浆不断分异演化到晚期,含铁质矿液不断富集而形成的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一般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地质条件主要为地层岩性、岩浆岩和构造三者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硬石膏矿是本区与铁矿床紧密共生的矿产之一,已单独形成具工业价值的矿床。本区铁矿石中有益组分主要有S、Cu、Co、Ga等,S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Cu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Co主要呈类质同相赋存于黄铁矿中。Ga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磁铁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