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6期   作者:尼合米提·胡尔曼阿力
[导读] 近年来,动物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动物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也对畜牧业经济发展、
        尼合米提·胡尔曼阿力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木斯镇畜牧兽医站 835000
        摘要:近年来,动物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动物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也对畜牧业经济发展、养殖人员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强化动物疾病防治措施最为关键。那么,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动物疾病发生率,就需做好动物常见疾病的诊断工作,综合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及病理特征,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未来动物养殖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动物;常见疾病;诊断;防控措施
        现代化养殖越发趋向规模化发展,而提升动物养殖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但是,动物疾病作为影响动物健康生长的首要因素,需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1]。近年来,相关部门虽在动物疾病防控进程中取得可喜成绩,但仍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为此,工作人员需根据动物养殖实际情况,从环境设施、疾病诊断与防控等多方面着手,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推进动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动物疾病常见类型
        1.1寄生虫传染病
        寄生虫传染病是动物众多疾病中尤为常见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寄生虫主要包括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这两种寄生虫会分别寄生在动物体内和体外,并会对动物不同部位产生严重影响。寄生虫以吸食动物自身营养为主,在初始阶段,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随着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繁殖,就会分泌大量毒素,进而影响动物身体机能,如病情严重时,还可造成动物死亡等现象。
        1.2细菌病毒疾病
        细菌疾病与其他疾病不同,很难用肉眼进行观察,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判断动物是否染病的过程中,需借助先进仪器进行检测。不仅如此,该疾病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在潜伏期内就可感染整个养殖场,进而加剧动物的死亡。此外,细菌病毒疾病虽有传染性,却不会通过接触传播,一般情况下,动物间会通过养殖环境以及饮食等方面造成感染,如养殖舍环境卫生不合格所引发此种疾病,就会大大降低养殖场养殖效益[2]。
        1.3非传染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并不会造成动物间传播感染,大多数是因养殖管理不当所致。通常情况下,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科内科、外科和产科疾病,其中产科疾病可对动物产生极大危害。而妊娠期动物感染产科疾病的几率较大,不仅会影响母体本身,还会阻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产科疾病的主要原因有饲养方式不当、人工配种不合理等等,如因人工配种引发产科疾病,就会严重影响动物养殖效益。
        2.出现疾病的原因
        2.1养殖管理效率低
        在动物实际养殖环节中,养殖场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也无专业兽医人员对动物做定期检查,在这样落后的饲养模式中,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动物染病几率。每当动物出现疾病后,受到养殖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会因乱用药物、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加剧动物感染情况。另外,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一部分养殖场还缺乏较为完善的医疗设备,再加上养殖舍通风系统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毒潜在的风险,此种环境极不利于动物的生存。


        2.2饲养方式不科学
        动物养殖看似简单,其实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并不少,由于不同动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营养物质均不相同,现如今,大多数养殖人员不能很好区分饲养方式和饲养条件的重要性,依然采取传统的养殖方法,认为只要将动物喂饱即可,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动物对其它养分的吸收,无法全面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进而为传染病侵入动物机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3养殖环境卫生差
        动物生长环境可对动物机体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首要前提。如动物生活在条件设施齐全的优良养殖场所,就会对降低染病几率有着积极性作用[3]。但是根据目前动物生长环境来分析,大部分养殖场环境设施较差、温度管理不当,在实际养殖环节中,未根据动物生长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而导致动物机体受损,大大降低动物自身抗病能力,增加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3.疾病防控措施
        3.1提高养殖管理效率
        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举措。那么在制定养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结合当地实际养殖情况,进而确保养殖管理方案的切实可行性,为提高养殖人员养殖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制定养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对养殖人员上下班时间及负责内容的安排,进而使每个养殖人员充分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和饲养要求。同时,各部门还应定期对养殖人员展开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殖人员自身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水平,最终,更好的落实到动物养殖环节。
        3.2定期做好疫苗注射
        做好动物疫苗接种工作,是预防动物众多疾病的前提条件。那么在疫苗注射环节中,需由专业兽医人员予以完成,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病原菌侵入的可能性。当完成疫苗接种工作后,兽医人员还应及时观察动物的生长情况,关注疫苗接种后动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动物的生长作用。如在养殖过程中,动物出现异常反映,就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动物疾病的蔓延。
        3.3完善养殖卫生设备
        养殖场卫生环境是保障动物健康养殖的基础。在建设养殖场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对养殖场所动物生存环境进行调整,使养殖场所具备光照充足、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卫生合格等条件[4]。与此同时,养殖人员还应做好动物日常护理工作,为动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根源上避免疾病的发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动物一旦发生疾病,就会对动物日后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动物疾病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乃至养殖人员尤为关注的问题,那么强化动物疾病的防治力度最为关键。在实际养殖环节中,制定良好的动物疾病防控措施,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可减少动物疫病发生时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为此,文章从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环境管理、动物免疫接种等多方面对动物防控工作进行介绍,在提高动物自身抗病能力的基础上,从最大限度上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建, 胡爽. 动物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控措施[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426(03):27-27.
[2]杨丽芳. 浅析如何提升动物疾病诊疗水平[J]. 农家参谋, 2019,613(06):149-149.
[3]李文群. 动物常见疾病防治技术[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38(02):50-51.
[4]罗伟. 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技术[J]. 农家科技, 2020,000(002):97-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