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规划问题,如何规划建设好市政道路是相关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功能的发挥对城市良性运转起着重要作用。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中,发挥市政道路的海绵作用即是其功能之一,能为城市运转起到良性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储水、排水的功能,将其与成建设相结合,使城市具备充分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雨季收集雨水防止城市内涝,在旱季对雨季存水加以运用的目的。海绵城市理论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道路设计师应通过将设计措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路系统既能够做到及时排涝,又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开展各项工作。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应做到储水与排水的协调统一。
二.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市政道路设计中,排水设计是核心,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有效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改善路面积水问题,保证城市交通的稳定运行。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市政道路设计应当最大化保护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结合生物、物理以及生态等技术手段恢复生态环境。如很多城市中,公园水系统受到环境污染,雨水被直接排放至河道,严重影响城市水质。市政道路在设计上,需要对地下污水系统进行改造,修补堵塞损坏管道,将市政道路排出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集中排放,避免污染城市河道。建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建设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将积水有效排出,提高城市市政道路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目前,市政道路设计应从设计意识上不断提高,最大程度上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寿命,保证城市交通体系的稳定性。
三.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意义
1.缓解城市内涝,减轻热岛效应
夏季是暴雨频发的季节,城市内涝问题在这个时候变得尤为严重,连续的大暴雨经常会给城市造成诸多麻烦,市政道路的排水无法承受这么大的降雨量,面临瘫痪的危险,给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在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规划时,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建设,暴雨来临时,城市道路像海绵一样发挥功能,及时吸收雨水,减缓城市内涝问题,也有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湿度温度。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雨水中所含有的杂质和污染物也不断增加,雨水降到地面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则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雨水直接通过管道排出而没有通过路面渗透,则会造成地下水不足,长此以往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干涸。
当在短时间内发生大暴雨时,则又会因为雨水量大面积的汇集导致水位上升,进而增加了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最终形成内涝问题。水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资源,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内涝,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能够最大限度的修复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通过雨水的综合利用形成良性的水循环系统,进而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的发展。
3.收集雨水再利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雨水流经地表时,海绵设施可以起到吸收雨水的作用,地表植被也可以阻滞雨水流动,增加下渗量,当地表干旱缺水的时候,适当补给地表,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对于当今城市缺水问题严重的情况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措施
1.车行道设计
通常车行道需长期接受行车荷载,应选用透水性强、孔隙率高的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待水经由结构层向下渗透时,可实现对水中杂质、污染物质的有效过滤,完成水体净化处理。在路面铺设过程中可设置1%~1.5%的横坡,便于将雨水引流至路旁绿化带中,促进雨水的快速排出。
2.人行道设计
(1)选取防渗水土工布铺设在人行道素土上,确保土工布铺设地段的地面具备良好的平整度,将防渗水土工布搭接长度控制在2m以上,防范水体向土层渗透;完成防渗水土工布铺设后,在其上方铺设碎石层,将碎石粒径控制在25.5mm内、压碎值不得超过25%,且直径小于0.08mm的碎石数量占比不得高于4%;在完成碎石层铺设的基础上,在人行道坡脚增设排水沟或盲管,选用高分子树脂等新材料制成排水沟的立壁与底层,利用这类高密度、抗压能力强、抗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材料提升排水沟的排水能力,克服杂质滞留问题;(2)选用透水混凝土浇筑在碎石层上,在浇筑前应确保实现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搅拌,将搅拌时间控制在30-60s内,在确保胶结料与碎石料均匀混合后,分2~3次加入适量水,继续搅拌20-25min,并在混凝土制备完成后的15min时间内将其投入使用;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将浇筑厚度设为15cm左右,选取平板式振捣器实现对混凝土的均匀振捣,将各位置的振捣时间控制在10s以内,确保混凝土层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待浇筑完毕后养护7d左右,在养护期间严禁随意踩踏混凝土层。
3.绿化带设计
海绵城市设计包含了绿化带的设计,设计时应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关的措施。在绿化带设计中,应沿着道路的两侧设置下沉式绿化带,借助绿地渗透的能力将其形成一个洼地的形式,进而实现对雨水的储蓄目的。在雨季雨水来临时加强对雨水的渗透,并将路面积水引流,同时完成雨水过滤,将其补充到地下水当中,维护好地下水系统。下沉式绿化带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起到非常优良的效果,不仅可以滞留雨水,还能充分补充地下水,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绿化带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建设区域的周边情况,合理设置植物种植,将不同时期内植物所具备的观赏性考虑在内,不仅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同时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4.下凹绿地排水系统
下凹绿地需要将普通绿地进行下凹处理,以此达到滞留、收集雨水的目的。由于下凹绿地会给道路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应在满足绿化景观要求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满足海绵城市在调蓄容积方面提出的要求,保证二者和谐统一。正常情况下,对下凹绿地加以运用,需要考虑的参数主要是下凹深度,以10~20cm为最佳,另外,设计师应在下凹绿地内对溢流口进行设置,其作用主要是排放溢流。如果当绿化带的土层达到饱和、水位超出溢流井顶面的标高时,那么收集的雨水会向溢流井溢流,经由雨水管道系统,向附近的河流进行排放。上文所提及案例同样运用了下凹绿地,设计师以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方案为依据,确定人行道、主线机动车道和辅道机动车道所适用下凹绿地的深度。
5.改造传统雨水连接
管口在传统的雨水连接管口基础上加以改造,连接一个弯头,并在人行横道侧开孔,设置引流管,连接海绵设施,配合其吸水排水,进口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孔会引流雨水到海绵设施,从而达到储存雨水,回收再利用的功能。同时,要注意的是,雨水连接管口的高度设置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否则会给后期排水带来很多不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的当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存环境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正契合了时代主题。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中,可有效控制暴雨径流、减少初期雨水污染、实现对截留雨水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6(13):96-97
[2]蔡芳华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措施[J]居舍2019(5):79
[3]向往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探讨[J]建设科技 2018(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