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 杨琳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杨琳
[导读] 摘要: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导向,社会各界对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变得越来越注重。
        上海同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摘要: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导向,社会各界对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变得越来越注重。海绵城市建设是绿色城区生态城区建设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在现今城市建设中,虽然美观性和功能性显著提高,但城市地面硬化问题也在逐渐加剧,对于雨水较多的城市来说,地面硬化会直接阻碍雨水吸收和下渗,再加上排水系统不完善,雨季内很容易使城市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有必要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吸水和排水能力,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维护城市安全。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建设原理的介绍,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展开了科学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基本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原理;规划设计;问题;建议
        1前言
        目前,在雨洪管控、建设海绵城市方面,比较成熟的国家有:美国以景观控制为基础的LID低影响开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I),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以及新西兰集LID和WSUD为一体的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UDD)。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转型背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已成为普遍共识。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洪灾、旱灾时有发生。在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的交互作用下,原有的水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了更为严重的水生态问题,违背了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基于雨洪资源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为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2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建设原理
        2.1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引入低维护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理念,避免建设后期运营成本过高,这样将具有更好地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2.2建设原理
        (1)渗透的原理
        渗透指的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运用生态平衡的有关原则,来使得城市内部的自然水文特征,能够恢复到最为原始的状态。海绵城市建设还能够切实增强雨水的下渗的能力,所以也就缓解了雨水的积聚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全面的减少雨水对下游水体造成的直接物污染。
        (2)滞留以及调蓄原理
        滞留原理是通过城市雨水花园的构建,增强雨水的径流时间,使得雨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得以延缓以及避免,调蓄指的是不断扩大雨水的实际存储时间,科学实现对更多雨水的综合利用与调蓄。
        (3)净化、利用原理
        净化表现为,运用生物性手段来直接减少雨水所造成的污染,维持水体的基本净水能力;利用原理表现为,通过建设更具良性循环的水文系统,确保所存储的雨水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这样能够直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4)排放原理
        集中表现为采用城市竖向排放为主以及人工机械为辅的排放方式,使得地面排水与地下管道排水系统与城市周边的天然河道,形成一种直接相连接的状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3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为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和功效,达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目标,在规划设计中应先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要点和难点,了解城市发展实况,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方案,改进海绵城市建设质量。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如下。
        3.1问题导向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要抓住现实关切,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规划设计前,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城市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问题实行科学研究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登记划分,分清主次,明确建设内容,达到建设目标。
        3.2目标导向原则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结合国家现有规范要求,对区域雨水排放及排放量展开科学管控,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为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做好区域调研工作,合理制定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目标,实施雨水分区处理,做好各环节的科学把控,以加强雨水排放及排放量控制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对相关部门展开严格监管,保证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有效落实。
        3.3生态绿色优先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当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及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在优化城市建设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达到生态城区修复和保护的目标。
        3.4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涉及的内容和技术多且繁杂,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大,要想达到建设目标,做好建设过程中资产的科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各阶段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合理规划各环节作业内容,在维护环境品质的同时,减少成本的支出。
        4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以某城市绿色生态城区为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工作。该城区功能性较为齐全,包含居住、公建、工业区、仓储、道路与广场、绿色和水面几部分,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为实现最终建设目标,将该区域划分为4种类型,即场地与屋面、道路与广场、绿色和水面、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其设计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4.1规划设计程序
        结合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可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流程划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建设区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了解区域地质地形、水文特征,掌握区域排水蓄水模式、植被分布情况及气候变化特征。二是明确了解区域内现有的排水系统,并对其排水量及排水效果予以掌握,详细计算雨水排泄量,对排水口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考量。三是参照勘查数据及现有资料开展规划设计工作,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规划设计中,重点对城区内雨水流域基础设施的应用范围及街坊块地的适用范围实行规划和标注。四是明确规划设计各项指标参数,对污水排放展开科学管控,注重区域由内向外排水的高效性。
        4.2规划设计措施
        在明确规划设计目标、原则及流程后,根据区域特征选择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从适应性、经济性、可行性等多方面展开综合考量,促进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发挥出海绵城市建设作用和功效,达到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目标。一是加大水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将水生态较为敏感的区域设定为禁止建设或限制建设区域,提升区域内河流、湿地的质量,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善性。同时还要注意以低影响的设施设备来开发建设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并将其与城市原来的排水沟渠实行整合衔接,在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的同时,还要保护水质的安全无污染。二是采用集约开放式建设模式。在规划设计中,应增强城市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为后续系统规划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帮助。集约开放式的建设模式可增强空间规划的灵活性、扩建的便利性,防止杂乱无章、混乱等局面的出现,进而降低建设质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三是完善城市透水性能。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的透水性能,在规划设计中,应做好透水面积的科学设计,不能过于注重交通便利性,过于增加地面硬化面积,降低地面透水能力,导致雨季时雨水过多堆积,增加城市安全隐患。在实际设计中,需设定出不同面积的绿地表层,或者铺装上透水性能较强的绿色地面,满足城市中透水路面的比例要求,起到渗透雨水的作用。四是排水区域的科学规划。排水区域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空间功能分区情况并进行细致分析和探讨,注重排水区域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时还需对周边植被及自然环境展开分析研究,起到辅助排水及吸水的功能,以此在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增大雨水的综合利用率。


        5当前海绵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海绵城市规划的定量分析不足
        众所周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在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期,就对所在开发区域展开精细化的调研与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在于准确识别出风险区域的位置与规模,划定出海绵城市设计规划的区域,合理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以及湿地修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观察目前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来看,却并没有将定量分析工作开展地较好,因为所采用的都是以文字研究报告为主的基本定性方法,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并且易于操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具体来讲则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都逐渐偏离了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并且因为数据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很少加以利用,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数据参数收集力度不佳,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够明显。
        5.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专项规划存在脱节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在面对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时,能有效地弹性应对,有利于实现城市环境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来讲,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需要同各项专项规划一致展开编制,各个专项规划应当为总体规划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要求与目标,从而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在当前城市规划过程当中,用地规划与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设计之间,缺乏高效且快速的反馈机制。在城市实际规划设计流程当中,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直接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确定城市用地布局的前提之后,再次展开道路、绿地等建设,从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环节的工作,是需要同最初建设相一致的,但是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明显将两者之间明显的加以区别,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导致了实际建设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而直接降低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5.3雨洪调度管理难度大,
        由于当前基础数据获取困难、共享不足,缺乏权威有效模拟模型进行数值跟踪模拟,雨洪调度管理缺乏实时的数据支撑,整体难度较大。
        5.4宣传力度不够
        “海绵城市”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对如何建设“海绵城市”缺乏宣传引导,民众对“海绵城市”的知晓度不足,重视度不够。
        6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具体思路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核心理念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吻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成为改善城市水资源、预防洪涝灾害发生、兼顾城市径流污染控制、推进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等问题的关键。因此,总结、提出和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为今后城市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原理以及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明显问题,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思路提出如下建议。
        6.1把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
        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所描述的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以及利用自然规律,确保城市一旦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够使得城市发挥快速吸纳雨水、展开排水的工作能力,这同样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以及未来规划设计所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另一个层面展开分析,构建海绵城市能够不断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存储、净化以及排除能力,能够保证城市规划中的抗洪涝能力处于相对科学化的状态,避免海绵城市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涝问题。注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概念,是相关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只有概念明确后,才能够从整体上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
        6.2全面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
        要想最大限度地确保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就应当确定合理的规划流程。落实到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当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场地面积,有一个全面且初步的评估,针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排水等模式,展开大概性的了解,这样能够为后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绿色生态区域应当对雨水排水流域展开确定,确保每一个城市区域的流域特点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展开针对性更强的设计,在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对它具体的应用情况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使得最终的建设规划工作开展能够更加合理。最后还需要确保各个流域的指标,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城市径流雨水以及无污染的城市区域得到合理把控。所以,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是实际建设工作开展需要首先分析的要点所在。
        6.3把握好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1)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在具体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当中,首先应当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可以切实按照海绵城市的原理展开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使得城市规划的水生态敏感区域,能够得以发挥出更加全面的作用。
        (2)还需要做好城市沟渠以及湿地的管理工作,将其规划为限建区域,对其展开全面且细致的保护工作,考虑到城市雨水灌溉系统,以及自身的水体能够各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使得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得以结合,避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有关设计人员在展开此环节工作时,需要明确该环节工作开展对于实际工作质量的作用,在思维上树立科学建设的概念。
        (3)按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展开规划设计工作。在此种模式的支持下,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加以全面关注,这样展开操作能够使得城市建设内部空间更具合理性,避免造成空间结构上的混乱问题。依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需要特别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二次检测,二次检测的目的在于,使得所制定出来的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当这些方面的要点内容都得到实现之后,才能使得具体的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真正的应用到具体设计工作当中,以此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效用。
        (4)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流程上,注意运用针对性更强的方式,来确保城市区域的基本透水面积,都能够得到科学化的规划。之所以要增强城市区域内的透水面积,是因为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集中地,因此需要确保城市区域的积水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当积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之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得到优化,进而大大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质量。这些方面的内容得到合理构建之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及实际建设的效率,都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进而使我国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的内容展开综合分析,明确规划设计目标,合理规范建设内容,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予以把控,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改进海绵城市建设质量,优化水生态环境效能,促进城市与环境间的协同进步,达到绿色节能型城市的建设目标。上文运用层层深入的分析模式,不断加深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根本理念。根据相关内容的思考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在当前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前提之下,切实注重构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意义所在,确保这些方面规划设计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质量水平。相信随着有关人士的不断理解与把握,最终海绵城市的理念必定会得到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世南,戴仁璋.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1):88~92+99.
        [2]马翔.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演进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作用及影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9).
        [3]董卫爽.雨水花园对降水径流水量的削减及污水净化能力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1):26~29.
        [4]林璐,许章华,黄旭影.福州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顶绿化的截水作用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8(2):223~230.
        [5]许铭宇,戴伟,刘雯.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生态雨水花园应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8(1):83~85+90.
        [6]曲正,苑富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风景园林与雨洪管理及湿地规划的实践[J].中国林业产业,2016(6):57.
        [7]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7(3):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