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在河涌生态修复中的发展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赵成
[导读] 摘要:为了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大众对于修复受污染河涌水体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关乎到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身份证号码:41152819910825xxxx
        摘要:为了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大众对于修复受污染河涌水体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关乎到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如果对水体造成了污染,一定要进行生态修复,在此基础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应运而生。它有诸多优点,比如运行费用低廉、便于维护、操作简易、有良好的抗冲击力、出水水质好等,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
        关键词:人工湿地;河涌;生态修复
        引言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人口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就使得城镇污水处理量巨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入河涌,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使其逐渐沦为排污通道,一旦河涌被污染,居民用水会存在安全问题,既不利于居民身体健康,还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所以修复河涌水体是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
        一、人工湿地概念以及作用原理
        人工湿地类似于沼泽,是由人工建造而成的,需要时刻进行监督,维护其良好性能,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湿地就已经获得广泛推广。湿地系统是由土壤和添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添料床,主要作用在洼地中,填料床存在很多缝隙,废水流经填料床时,会被床体种植的芦苇和蒲草所处理,使得废水得到一定的净化,可以视其为动植物生态系统。芦苇和蒲草抗水性强,成活率高,能对废水进行净化。大众对于人工湿地净化废水原理主要有两种理解,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湿地的过滤和沉淀下,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会被截流,可溶性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去除;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湿地正式投入使用后,由于吸附很多微生物,所以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化学、生化和物理反应,对污水进行净化。
        二、人工湿地的优越性和不足
        人工湿地系统有诸多优点:容易维护;不需要高超的技术手段;建造和运行不需过多费用;有助于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进行可靠有效地废水处理。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人工湿地占据面积比较大;容易出现病虫害;缺少精确的运行参数等。人工湿地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提高使用效率,处理效率会受到表面植物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处理效率高,往往需要历经数年时间才能使人工湿地的运行状态达到稳定。人工湿地系统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还具有缓冲容量大的优势,它遵循的原则是物质循环以及物种共生,使得废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在净化过程中能够发挥潜在的潜力,这样就避免环境再次受到污染,自人工湿地推广以来,成功案例不在少数,在污水修复处理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国内外工程实例
        (一)日本渡良濑蓄水池人工湿地
        渡良赖蓄水池是经人工挖掘而形成的水库,位于日本枥木县,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渡良濑蓄水池的上游用水出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排入了过多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富含丰富的磷和氮,容易令水池中的水发霉变质,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用水,这就使得当地对蓄水池水质引起重视。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在渡良濑蓄水池一侧修建人工湿地,选择的水生植物为芦苇,芦苇的作用在于将蓄水池中的污水进行吸附和沉淀,逐渐吸收其中的氮和磷,这样就使得水体得到了净化,使得蓄水池的水越来越清澈、洁净,选用芦苇的原因是其有良好的净化功能,芦苇的根部能使污染物沉淀下来,还能吸收一部分污染物,芦苇根部的微生物能够起到一定的分解污染物的作用,渡良濑蓄水池的水质在人工湿地的影响下越来越洁净,与此同时也改善了动植物的生态系统,恢复了生物的多样性。


        (二)国内应用情况
        我国针对河流生态恢复研究主要围绕河流水质,运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能够恢复湿地群落和河岸植被。重建河流生态良性循环和自然恢复的效果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时仅仅在小河流中才能恢复水体功能。河流生态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课题,要想彻底恢复生态系统,难度是非常大的。基于此,我国进行不断的尝试,取得了很多积极进展,使得河流生态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河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四、人工湿地在修复河涌生态过程应关注的问题
        (一)遵循高效与节约原则
        人工湿地系统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这样才能使得动物和植物获得更好的生长与繁殖,如果当地水资源比较紧缺,相关人员在设计人工湿地时,要注意耗水量,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自净能力。人工湿地有良好的净化水资源的效果,但是占地面积较大,而土地资源是比较宝贵的,所以在研究人工湿地系统时存在诸多阻碍,设计人员要尽量减少土地占用率,在选址时要考虑规模化、当地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可以选择市郊区域,这样还能提高防沙功能,避免影响市区生产生活;其次,设计人员可以考虑组合工艺,这样也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还能提高人工湿地的功能性;最后,选择水生植物时要挑选纳污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抗污染能力强的物种。为了将人工湿地系统的高效性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要改进其自身结构,另一方面还要运用有效的操作方式,其目的在于避免基质发生堵塞,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挑选新型的基质,延长基质清除期限,为了提高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要选择新型的水生植物,与此同时还要研究不同植物组合、不同基质组合、不同湿地类型组合等。
        (二)适时适地建设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在设计人工湿地系统时,要参照其前置库拦截、现状拦截以及带状拦截等特征,这样才能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当前大众对人工湿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使得原本单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逐渐演变成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在将农田退水沟渠生态拦截和前置库生态拦截组合之后,这样就能使地表径流在前置库汇集,生态沟渠将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后,使其流入前置库,这样就使得前置库的净化负担有所减轻,同时还获得了双重净化的效果,也就使得湖泊水质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与此同时也使得工程费用得到缩减。
        (三)避免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伤害
        生物入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人为途径,另一种是自然途径,经过长期的扩散和繁殖,会在入侵当地定居下来。一旦生物入侵成为一种长期现象,就会影响当地土著种的生存,还会威胁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在构建人工湿地时,也有可能引来外来水生物种,外来物种在当地往往生长迅速,有广泛的食物,所以繁殖率很高,会对湖泊生态造成干扰。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作为一种入侵物种,使得滇池的68种水生动物在20年后仅剩30余种,所以外来物种会对当地的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构建人工湿地时,要避免将外来物种引入到当地,相关工作人员在前期要做好调查工作,评估生态风险,一旦发现有外来入侵物种,第一时间进行控制和清除。
        结语
        人工湿地运营成本较低,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同时还具有多样性的系统组合,在处理污水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绿化环境,目前已经获得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董亮.人工湿地生物修复在公园景观水体中的应用[J].上海化工,2013,38(006):1-6.
        [2]张卫超.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法在生态河道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大科技,2016,000(030):152.
        [3]方哲.污染水体治理中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J].陕西水利,2020,No.232(05):123-124+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