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及养护技术 菊峰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菊峰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聊城市东昌府区国有白洼苗圃  25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相关单位要加强园林园艺施工技术优化,重视园林养护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经济和生态作用,促进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养护技术
        引言
        近几年,随着生态、循环、保护环境等词语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相关部门对于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加深。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也在增加,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水平提高。
        1园林绿化工程及护管理的意义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建立绿化养护管理模型,为整个绿化园林体系的建设提供高效的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植被成活率。同时,高效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仅可以优化整个园林管理效果,还可以提高植被整体控制水平。除此之外,密切关注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实际运行中,积极实施和运行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将其保护作用落实到位。集中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为优化绿地工程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可以实现绿化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2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技术
        2.1施工方案的严格落实
        结合前期制定好的绿化施工方案,全面有序地开展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在施工方案中,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流程,严格按照现有的规范进行操作。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提前做好现场清理等工作,妥善处理各阶段的垃圾以及杂物等,对场地进行平整,保证土层的厚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草坪种植土壤应当保持30cm的土层厚度位置处,如果需要花坛种植,那么可以将其保持在40cm左右,乔木种植时通常保持在70cm左右土壤厚度。除此之外,在整个种植中要对苗木科学合理地布置,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土壤改良预处理技术
        通常情况下,土壤改良预处理工作属于园林施工阶段关键性的构成部分,承包企业应该对此重点关注,参照施工场地中土壤的真实情况,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手段,改良土壤性质,为植物存活率的提升做好铺垫。土壤预处理,指的是选用抽样检测的形式,检测土壤的pH值、成分等,倘若土壤的各类参数不合标准,就应选用施肥浇水、铺盖土层的方式,改良土壤性质,这样才能确保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进。
        2.3选择最佳的绿化植物
        在规划和建设绿化工程项目时,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植物种类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提高绿化植物整体成活率,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在整个施工中,应对绿化植物进行严格筛选,为种苗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保证种苗自身的根系相对比较发达,避免病虫害对其造成严重的侵害影响。在整个植物苗木的运输中,应当提前做好保护措施,提高苗木质量,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升提供保证。
        2.4栽种技术
        在进行苗木栽种前需要对树木按照图纸放线,保证栽种的树坑大小与苗木大小相符,坑穴的选择还要根据土壤情况、苗木种类,在放线过程中遇见不利树木生长的条件应适当调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树木所需的坑位大小进行调整,根据树苗的种类进行起苗,土球要按照图纸设计大小严格控制,挖掘时将土球包装好,避免出现破碎的情况。在运输过程中对树木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苗木。栽种前先在挖好的坑穴中施入肥料,如果土壤较干,提前做好灌溉工作,这样有利于树苗存活和生长。栽种技术不是简单的将植被放入坑穴中,而是要学会因地制宜将适合的植被放入满足其生长需要的环境中,在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使其能够与本地区的气候环境、水源条件、土壤土质进行栽种顺利完成过渡。


        3绿化工程园林园艺养护技术
        3.1对土壤进行施肥
        在完成园林绿化施工后,需要对绿化进行持续的管理和养护,针对苗木的生长特征,对苗木进行合理的养护与管理。首先,为了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要对绿化进行适当的施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施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区别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不同养分,做到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施肥。对土壤施肥后,还要对土壤的根部进行灌溉,确保根部可以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还可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帮助苗木更好地生长。
        3.2灌溉和排水
        工作人员要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但不要过量,这样会影响植物的存活,要根据植物的种类不同,分别进行浇灌,尤其是夏天的高温时期,水分非常容易蒸发,要及时给植物补充水分,要注意在夏季的中午以及冬季的傍晚不要对植物进行浇灌。土壤中一旦水分过多,可能会导致植物发生烂根,会严重影响植物健康生长。一般来说,植物的防涝能力和其种类以及生长年限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为此,在对植物进行养护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排涝方式。常见的排涝方式有3种:明沟排涝、暗沟排涝以及地表径流,这3种方式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应用,排涝效果都较好。针对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又较高,那么需要安装自动喷灌设备,根据植物的缺水情况进行喷灌,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植物烂根。
        3.3合理理化修剪
        在园林项目施工完成以后,应该修剪植物,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外形美观,并且经过合理化的修剪,还能够使植物接收足够的光照,有益于植物的成长。因此,养护技术人员应该选用恰当的修剪方式、选择最适宜的修剪时间,然后再参照园林植物的实际成长情况,做好修剪工作。通常状况下,都会使用疏剪方式,以此提升植物的透光性、通风性,降低病虫害的影响程度。
        3.4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病虫害是贯穿于植被养护技术的始终,一般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喷洒农药,减少病虫害,这也是为了植被健康生长做出的重要举措,同时还可以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的欣赏价值,农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正确把握农药的剂量和浓度,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还要对园林进行整体评估,对其发生病虫害较高的区域及树种进行调查,有针对性的应用农药,把握病虫害的生长特点,才能从源头解决病虫害的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园林还运用了生物防治技术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在昆虫繁殖期园林管理者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进行昆虫的消除工作,避免幼虫成长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化肥的使用研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化肥对于幼苗生长需要对使用次数及使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过多容易造成树苗生存率降低,过少没有发挥化肥的正常效果。所以要针对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应该使用的化肥量。
        结语
        园林绿化项目有利于推动生态平衡问题的解决,创建新型的环保城市,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继续追求精神文化,城市园艺项目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改善环境为重点,加强园林工程建设和维护,从根本上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为人们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詹明旭.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微[J].城市建筑,2019(06):126-127.
        [2]文茜,张悦,唐世斌,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绿色科技,2020(03):56.
        [3]王瑞军.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湖北农机化,2020(03):44-45.
        [4]李舒娟.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居舍,2020(10):93-95.
        [5]杨粟艳.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建材,2020(09):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