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任瑾钰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任瑾钰
[导读]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新时代。
        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必定预示着新事物的诞生和盛行。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信息技术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分析,领悟互联网+时代下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它的创新研究所创造的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大学生
        我们现在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科学力量不断加强的时代。我们对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运用有支持也有争议,但不得不承认它一直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充斥着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通过互联网+时代的兴起,线上教育也开始逐渐成为各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新的经济转型期,在这个时期背景下,通过互联网+时代来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变革和求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任何事业想要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都必须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的运用也成为必然。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可以从教育模式、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而互联网+作为该教育教学的载体,无疑为思政教育事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其次,各高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此时互联网+又可以成为一个有力工具帮助思政教育者以及各高校进行创新研究,是大学生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铭记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习环境、内容都比较单一化,缺乏很大的新颖性。而互联网+时代则摆脱了这些弊端,网络大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更好地信息共享平台,这样更有助于让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更好的跟上其步伐,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培养出更符合时代进步的实用新型人才。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2.1 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以及更为广阔的网络空间。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获取有关信息,当然我们不得忽视它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不能逃避面临的新挑战。繁杂的网络信息共享传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大量的违背社会道德、违规的信息存在,而这些不良信息一旦被大学生所获取,他们本就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会被其所诱导,使他们对社会产生偏见,从而不能理性、真实的看待所生活的社会。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互联网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大学生的多元化价值观观念的冲击,严重影响着思政教育的号召力。
        2.2 大学生网络行为不规范
        从法律以及道德层面上看,我国现如今对于互联网的管理以及法律规范并不完善,仍存在大量的漏洞。由于没有相对完整、规范的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得一些互联网的主体钻法律空子,进行一些违法、违背公共秩序的行为。

这些主体也不乏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没有完全正确树立,以至于让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一些现实中不允许的行为,可以不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甚至对他人的人身、名誉等权利造成危害。
        2.3 挑战教师的话语权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般享有垄断性的话语权,本处于首要地位。现如今,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指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教育者充当是的受教育者受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这也从根本上确定了两者的平等地位。而“互联网+”时代就凸显出了这一特点,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学习信息,相对减少了与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不再成为必然,大学生思维意识变得开阔,对于教师的教育知识他们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可以为教师进行纠正。这些信息都来自于他们自身对互联网的利用和掌握,严重挑战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话语权,这也表明当代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欠缺。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3.1 深入互联网,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的理解
        各高等院校为了学生们更加全面的理解思政教育的意义,就必须加快推进互联网这一载体存在的意义以及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平台,不止教育者可以通过其平台进行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可以让大学生自主对思政教育进行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如此,教育者也要保证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播思想政治,还要贴近实际,充满趣味性,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课程中。只有是其方式多样化、沟通平等化、内容生活化才能更加高效的传递思政教育带来的内涵。
        3.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进行成效反馈
        只有做到真正的教育教学上的平等,教师才能更加真切的体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以及他们的需求,注重个体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从根本上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育者多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并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政教育竞技活动,通过大数据来判断他们对其的吸收程度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教育者从侧面分析学生们对各种教育模式的兴趣值,从而找到最具感召力的教育方法,将正确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改革和创新,是我们教育行业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的努力。我们不能停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脚步,更不能一味地追求平淡,要创新就必须接受挑战,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重大影响,通过它的作用使高校的思政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方姝.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法制博览,2020(06):245-246.
        [2]马学锋.“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20(15):147-148.
        [3]张馨予.“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