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是隐藏危险因素最多,发生事故几率最大,事故后果最严重的机电类特种设备之一。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在工业、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事故。原国家质检总局对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没有要求,这就意味着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制造质量完全由生产厂家进行自行检查。
关键词:施工升降机;起重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引言
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共有244.01万台,共发生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事故26起,共造成26人死亡。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大的损失,同时也使得相关企业遭受到了较为恶劣的影响。这些已经发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警示着人们必须加强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探讨研究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及安全管理无疑具有尤为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作用。
1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分析
首先是挤压碰撞事故风险。挤压碰撞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挤压碰撞从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风险。究其原因,首先,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使得吊具、吊物在吊运过程中由于路线不合理以及运行速度比较快,从而使得吊具、吊物获得比较大的惯性,进而由于激烈摆动而将人员挤压碰撞到。其次,吊具、吊物的放置方式不够恰当,再加之作业人员又未能合理地目测现场情况,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缺乏,从而导致吊具、吊物由于突然倾倒而将人挤压碰撞到。再次,由于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视野不够广阔或者辅助指挥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人员站的位置不佳,使得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吊具、吊物将人挤压碰撞到。最后,维修人员在维修期间未断拉电源,未悬挂表明正在施工的指示牌,操作人员误操作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导致维修人员和运动的机器部件碰撞或者和固定的建筑物等相撞。其次是人员坠落事故风险。人员坠落事故风险主要是指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设备的作业人员由于从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上坠落下来而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风险。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存在思想麻痹大意问题,或是存在违章作业的问题,常常由于操作不当以及没有做好相关安全防护工作,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二是安装、维修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人员在进行安装、维修的过程中由于安装、维修方法不恰当而使得事故发生。三是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结构设计原本就存在不够合理的情况,比如防护杆高度不够,选用材质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建立一套完整的与制造相适应的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质量表格汇总、组织机构框图等,发挥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的作用,各负其责,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质量控制系统相关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及设计、工艺、材料与零部件、焊接、电控系统制作、产品检验、安装调试、无损检测等人员,要求具有机械或者电气类专业毕业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作业人员人数与其许可级别相互对应,配备与许可项目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满足制造过程的需要。
2.2加大对材料零部件检查力度
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对主要受力构件材料的选用,应当根据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工况而定;材料零部件采购要对委托方进行评价、选择,编制受委托方评价报告,建立受委托方名录,受委托方有特种设备许可要求的应有资质确认;加强材料零部件入库验收控制,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材料零部件的标识、代用、存放和保管应符合相关要求;材料零部件受委托方评价报告、材料零部件检查验收报告、材料零部件代用审批报告,应由材料零部件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并签字确认。
2.3轻小型起重设备安全技术
在实现当代工业过程机械化和智能自动化的过程中,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的动作特点及组成是其构造上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一维单动作和二维至四维的复动作两大类型。起重滑车作为一种方便的简易吊装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与安装作业中,简称滑车。主要由滑轮、吊钩、夹板、轴及轴承等组成,通过合理的布置滑车及多滑车联合组,可以单独作业或与其他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配合使用。通常按作用可分为定滑车、动滑车及滑车组等;按夹板形式可划分为闭口滑车和开口滑车等。安全技术如下:首先是钢丝绳进、出滑轮时允许偏角理论分析。钢丝绳以一个偏角绕入、出滑轮时,将会沿着滑轮绳槽边缘转动,这种转动通常会导致钢丝绳出现不良卷绕,造成钢丝绳出现灯笼形的结构损坏,加剧钢丝绳疲劳磨损,进一步会导致钢丝绳出现跳槽现象而引发脱槽事故。其次是综合技术分析。根据现场勘察、相关人员笔录及口述、相关行业标准等综合分析:(1)根据卷扬机及轿厢架位置分析,起升钢丝绳从顶层地坎位置处卷扬机引出,斜向上穿过悬挂在井道顶板的起重滑车滑轮后,与井道内一层位置轿厢架上横梁连接,经测量计算,钢丝绳导向角约为,钢丝绳在滑轮上的包角约为。(2)起重滑车直线状态时,锁扣可锁住,合页板无法打开。根据合页板锁孔内与锁扣的尺寸,吊钩与滑轮大于约角时,锁扣可脱离合页板锁孔。
2.4对于固定式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启示
设置合理装货区域和卸货区域,通过装卸货方向的调整,改变固定式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受力不均的状况。对于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日常使用和维修要及时记录。对于超期服役的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建议对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金属结构锈蚀部位加强刚度,同时降吨位使用。对于存在问题优先考虑修理,如修理后仍不能符合要求或修理成本过高,可考虑报废。
结语
总之,在行业内各企业实现普遍增长的同时,建筑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尤其要注重施工升降机及施工升降机及起重机械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执行,确保企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企业得以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宗君.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风险控制探讨[J].大众科技,2014,16(06):109-110.
[2]龚东舫.试论起重机械事故统计分析与风险控制[J].信息化建设,2015(08):339.
[3]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TSGQ7001-2006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