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李辉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辉
[导读] 摘要: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关联。
        临沂金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关联。文章首先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概述,研究了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和浇筑收缩现象的预防,以期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
        1.浇筑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基本概述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其指的是最小尺寸在1m之上的混凝土结构。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十分普遍。比如,工业厂房的建设、水利工程施工以及高层建筑等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都获取了较好的运用效果[1]。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系数相对偏小,所以在其周边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异会在短时间迅速增大。此种状况下,便会出现混凝土收缩与混凝土裂缝等情况,十分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良好应用。基于此点,实际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收缩预防、裂缝防治以及混凝土养护管理等相关工作,如此才能收获更加良好的混凝土浇筑效果,确保工程整体更为良好的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主要工艺
        2.1混凝土配制的技术工艺
        混凝土配制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最基础环节,若混凝土的材料成分不达标、配合比例不科学,将会对混凝土材料的理化性质、力学特性形成原生性影响,从根源上增大混凝土浇筑成果的不合格风险。
        大体积混凝土在选定原材料后,相关人员就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施工要求、强度需求,以及不同原材料的具体性能进行综合考量,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例。在设计中,应保证混凝土材料在拌合后做到如下几点:(1)坍落度(6)确保混凝土性能通过60d、90d的强度验收评定。
        2.2混凝土拌合的技术工艺
        在原材料准备与配合比设计全部完成后,即可将原料运输至拌合站处进行搅拌加工。正式开展搅拌加工之前,相关人员务必坚持“先检验,后进站”的工作程序要求,按照设计方案、工程标准等严格检验骨料、水泥、外加剂等各类原材料的性能质量。在此过程中,若发现水泥无复试报告、砂石表面有明显泥土、砂石骨料风化严重、外加剂减水率不达标等情况,应不予进场并及时上报,以确保为后续浇筑施工的成果质量把好“材料关”。确认原材料无误进站后,可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原料的搅拌处理。此时,相关人员应意识到大体积混凝土与常规混凝土的不同之处,并对搅拌时间、搅拌量等进行适宜性控制。
        2.3混凝土浇筑的技术工艺
        在正式施工活动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应力作用较强、体积重量较大,所以相关人员需要保证钢梁柱、钢模板等支撑结构做到牢固稳定,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浇筑。浇筑施工时,相关人员要尽量保证混凝土浇筑入模的匀速、连续,不宜过快、不宜中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如果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将不能充分散发出去,进而导致大量的热量积蓄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引发混凝土的结构失稳现象。另一方面,若浇筑施工发生中断,两层混凝土会由于凝结时间不同而产生断层情况,进而削弱混凝土结构的一体性,对建筑产品的强度、寿命等产生负面影响。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现象更严重,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更高。所以,相关人员在浇筑的过程当中,还需对混凝土温度作出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例如,在福建省建瓯市闽芝中睿城10#楼的混凝土承台施工中,施工人员采取了循环水管降温的方式,成功地将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升控制在44.24℃以内、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此外,相关人员还应做好混凝土振捣工艺的严格控制,在保证振捣均匀的基础上,避免振捣棒与模板底、模板内壁发生碰撞,以免破坏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或引发模板破损、材料漏浆等事故问题。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还需适时开展二次振捣施工,以便更完全地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气泡、缝隙,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度、防止蜂窝现象发生的目的。
        2.4混凝土养护的技术工艺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相关人员还需对混凝土实施较长周期的保养维护,以保证混凝土处在健康的成型状态当中,避免裂缝故障、沉降故障等负面情况出现。例如,在福建省建瓯市闽芝中睿城10#楼的混凝土承台施工中,施工人员采取了“外蓄”的养护措施,即在混凝土基本终凝后,用塑料膜、麻袋片对其进行常规的外部保护。而在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25℃左右时,再覆盖上毛毯、二层塑料膜等加护措施。养护时长达到7d时,拆除侧模,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长达到15d时,终止养护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混凝土承台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收缩现象的预防
        3.1大体积混凝土收缩现象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具体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约30%的收缩现象是因为水分问题而引发的,也就是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规模较大时会造成其发生收缩的情况,而在混凝土水分获取相应补充之后,混凝土会恢复膨胀,并且达到原本的体积大小。若是反复出现这一情况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给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年限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3.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材料的科学选用
        科学选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浇筑收缩的情况。所以,相关工组人员在选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材料时,需要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比如,对于混凝土中的粗骨料,需要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需要使用中砂级配。与此同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掺合料,需要含有一定比例的矿渣粉和粉煤灰等材料,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针对水泥进行选取时,需要选用水热化程度较小同时需要较长凝结时间的水泥,这样可以使大体积收缩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3.3分层施工的有效实施
        科学实施分层施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收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分层施工主要分成分段分层、全面分层以及斜面分层几种。关于分段分层,指的是执行混凝土浇筑操作时,首先浇筑底层,之后执行第一层的浇筑施工,并依次进行其他层的浇筑施工,这样分层施工的方式通常在第一层混凝土尚未发生凝结时便执行了最后一层的浇筑施工,这一方式在混凝土供应相对偏少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实用。关于全面分层,指的是结束大体积混凝土第一层浇筑操作之后实施第二层的浇筑处理,同时以此作为基础完成逐层的持续浇筑。这样的分层施工需要在保证建筑结构平面尺寸足够精准的基础上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特殊要求时需要将其分为两段进行工程施工操作。关于斜面分层,通常应用于工程斜面坡度不超过30°而且结构实际厚度相对偏大的建筑工程施工中。
        结论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复杂性特点,原料选用、配比设计、运输搅拌、浇筑振捣、保养维护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偏差,都会对建筑施工的最终效果产生削弱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施工实践中,务必要坚持全面化、精细化的管控理念,并做好病害防控、安全管理等工作,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顺利、高效完工。
        参考文献:
        [1]苏志彪.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23-124.
        [2]王开国.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205-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