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以BIM技术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就对课程体系设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分析大数据时代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产生的变化,并提出提高传统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考核标准,增加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加BIM技术相关新技术应用培训课程、开展工作职业实践能力专题训练等对策,全面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数字信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一、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的必要性
1.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效果较差
传统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方向主要朝着职业性、贴合实践来设置,采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作为教学设置主体,专业限选课程作为补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计量能力、计价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过程中进度款核算、竣工结算与决算、单位工程经济指标分析等工程项目建设期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各种类的学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侧重点不同,大致有三种偏向:工程技术类院校主要侧重技术平台课程,经管类院校主要侧重管理平台课程,财经类院校则侧重于经济平台课程,这是由各院校自身专业发展建设形成的。但在各大院校教学设置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工程造价课程设置效果有并不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实践部分和学科综合能力上,传统的教学设置虽然有一定的实践课程布置,但是实践这部分的课程相比理论课程显得少而浅,学生没有在实践课程中掌握应用能力。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善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跟进信息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工程造价的发展也在不断精细化、准确化,新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使很多工程造价预算中原先会有的大量数据偏差在逐渐减小,因此社会对工程造价人员要求的数量在减少,能力在提高,工程造价工作人员面临着技术升级的挑战,一部分学生可能平时并不关注相应的技术更新,只是坚持用传统的计算知识,这是不符合未来职业应用需求的。工程造价已经进入BIM时代,在新的便利的工程预算辅助技术帮助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不断跟进相关技术的培训。
二、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理解缺少深化环节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原则是理论知识够用,侧重实践应用,且在校时间最多2.5年,时间紧,课程任务多。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大部分是零散、不成体系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形成对于工程造价测算的思维方式,一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完全没有关联,学习应用的时候出现基础知识遗忘和模糊不清,这是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的表现,因此需要教学课程循序渐进和不断深化。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握好教学重点,着重基础知识的细致教授,让学生真正理解专业基础知识,再根据学习阶段安排下一专业主干的学习,以此保证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稳固。专业基础的稳定是大数据时代职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没有扎实稳定的专业知识,再多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辅助都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2.实践应用投入程度不足和应用效果浅显
在传统课程设置体系上,一般是具备一定的实训设施和课程教学的,但是实训设施整体来说较为简易,实践课程内容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在实践应用课程上没有一定的熟练度,因此通过观察老师演示的操作工序是一回事,自己进行实际工程操作模拟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时这些简易的实训设施不能够适应于实践应用,这样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造价评估情况时会无从下手,而学校由于建筑工地开展的环境限制,没有全面的实践环境给学生熟悉基础流程,学生对于实践中的工程造价流程理解不深,因此这类实践应用投入不足和应用程度不深会造成学生实践应用基础不足。
3.缺少实际工作程序的模拟情境
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与工程实习过程脱节,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文字性工序描述和图片穿插讲解,即使偶尔有相应的施工工程视频讲解,但实际上还是对应着第二视角学习,学生很难在学习中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因而学生的实践应用体验不够深刻,对于工序的操作流程不能透彻理解,经常出现各项工作中的小疏漏,例如清单估算重复算、漏算,这是缺乏阶段审核意识的直接结果,或者因为工作流程的混乱出现相关数据的错误,这些都是课程学习中不贴合实践的结果。
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
1.提高传统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考核标准,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
对于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升级,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作为辅助,例如平时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没有听懂,在课后学生不仅可以再次询问老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咨询,网络平台上有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直接下载老师的课堂PPT或是教学视频,重新进行自主学习补足。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安排学生的考核方案,根据学生学习板块的考核情况,制定符合学生查漏补缺的定制练习,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
2.增加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完善各项实践设施的投入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部分,实践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增加,特别是在期末课程考核中更应增加。各项实践设施投入增加,这些措施都能够先从考核引发学生重视,激发学生对实践部分的学习兴趣,再从实践的各项设施训练中完善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实践效果。同时,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还可以加入专题实践部分,以工作中的实践专题任务工程审计为例,学生可以在给出基础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实践,结合专业所学的工程审计案例,从竣工图纸与实际工程对照、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记录资料的合理性,到算量核量、单价审核、合同审查、法规文件的执行方面进行完整的技能训练,保证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增加BIM技术相关新技术应用培训课程,发挥大数据背景下新的辅助技术应用的帮助作用
BIM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对建筑整体建设系统的全面模拟和集成数据化,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协调性,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项目所呈现的状态和不足,其精准性也是协调建设方、施工方、咨询方等信息沟通交汇的基础。在BIM技术帮助下,建筑项目的整体工程建设更加透明化,生产效率质量更高,阶段性的工程建设也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开设相关的BIM技术专业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加直接地形成立体化建筑形象,锻炼空间想象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BIM技术的应用,将老师平时所教的专业知识转化到三维交互理解,使整体的施工细节更加直观,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计算进行十分便利,不会遗漏相关的空间工程造价细节,对于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流程也能有较为清晰的引导,学生能够借助BIM技术全方位了解建筑构造及施工流程模拟过程,使整个工程中的实际计量计价操作步骤不再陌生与抽象。因此,增加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有助于学生培养立体化思维,对于学生今后的技术创新应用都会有所帮助。
结语:
数字信息化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整个行业及其教学要求影响十分深刻,在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质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改革工程造价课程设置已经势在必行。针对传统课程设置不能应对社会职业需求的情况,充分应用大数据网络学习平台,运用BIM以及施工仿真等模拟教学系统嵌入教学课程,并开设相应适应工程实践需要的职业专题实践课程,全面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职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诠释——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 管红兵.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2]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舒灵智. 经济师.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