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6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工业项目总图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由于工业建设项目区别于民用项目的社会功能,主要以生产为主,生产过程中构筑物较多,因此在计算总图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时,应将此类建筑物、构筑物纳入规定性指标中计算。分析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工业项目中总图技术指标合理的计算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密度;建筑系数;容积率;工业用地;总图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意义,然而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从总图的运输设计入手,分析工业企业发展的问题,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下优化总图运输设计的相关措施。总图方案中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指标要求是规划主管部门为建设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重要依据。因此,总图方案中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满足规划控制指标,对整个工业项目建设十分关键。
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一般与规划相结合,就一个片区而言,规划一般考虑平面问题,较少涉及竖向设计,造成项目在建设实施阶段投资过大,加之工业厂区与外部交通联系密切,与场地周边环境也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对地形、环境等因素要求较高。因此,总图设计不仅应在城乡规划体系之下进行,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交通联系、近远期规划及实施步骤等。
2三维总图设计的概念、任务
三维总图设计,即在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加上原有传统二维总图设计经验的,借助计算机三维软件进行总图专业范围内的各项设计。围绕工程项目的各类实体模型,在三维设计平台上,与各相关专业相互配合,组合模型中相关信息形成设计方案,这种方法也是对传统总图设计方法的完善。通过导入地形数据及地质勘探数据建立原始自然地面及各地层模型,基于各类模型可以分析地块在地形、坡度、日照、风向等与拟建工程的匹配性。利用曲面模型来进行土方计算,可以在平衡填挖方量的基础上找到目标地形曲面的最合理高程,并提高计算精度。设计人员用模型模拟出拟建项目的竣工状态,便于与客户及各相关专业沟通。在设计中导入各相关专业条件后进行专业间检查,及时修正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设计周期大为缩减。在传统平面总图设计的基本内容里,借助于三维实体模型与BIM软件各项目功能,使平面布置、竖向布置、交通组织设计更加快速便捷,土方动态平衡计算、道路三维建模、管网三维建模、场景动态模拟等新元素的加入,使设计与成果展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成果质量,让总图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管理,这是总图设计在新的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3用地控制指标的计算
我国的标准规范对规划控制指标都有严格的计算要求,如: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根据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面积为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工业项目中存在大量构筑物,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建筑物,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将其面积计算在总建筑面积中。但其实际又在项目用地范围内占有较大的用地面积,造成工业项目中的容积率无法准确反映用地的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率。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603—2010《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DL/T5032—2018《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等,均规定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生产所必需的构筑物无法纳入总建筑面积中计算,经常导致计算的容积率低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各省规划主管部门关于容积率的规定值。将生产所必需的构筑物面积纳入容积率考量范围,既符合建设单位用地的客观事实,也为规划主管部门管理用地指标提供依据,有助于客观反映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率。而其他行业的“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对于容积率的定义过于笼统,只是简单将民用项目定义的容积率引入工业项目中使用,而生产活动中必要的构筑物、固定堆场等都未纳入容积率的考量范围,造成容积率数值失真,不能客观反映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率。建筑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引入工业项目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与生产相关的构筑物占地不纳入考量范围,无法真实反映项目用地中建设的密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有趣现象,《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各省发布的关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文件中均对“建筑系数”进行明确规定,而实际挂牌出让的土地中,规划主管部门常将建筑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列入规划控制条件中,而对建筑系数却不作要求。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近些年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规划主管部门习惯民用建筑项目的习惯做法,而忽略工业项目与民用项目存在的差别。建筑密度与建筑系数的差别在于构筑物、固定堆场是否纳入指标的考量范围。在建筑密度仅计算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基底面积的情况下,一般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项目建筑密度仅为10%~20%,很难达到规划控制指标。生物质发电项目和垃圾发电项目控制指标仅规定最大值而不规定最小值的做法,无法达到规划指标引导和控制的作用,未实现集约利用土地 的管理效果。
4总图设计与工程设计不同阶段的关系
从工程设计不同阶段来看,分为(预)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在(预)可研阶段,首先要确定大的方案,基本做到场址选择合理、安全、经济可行,并且需要对总图工程量有充分的估计,以为初步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在初设阶段,要充分理解工艺专业的意图和要求,熟悉工艺,并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较为详细的设计,初设结束后就应该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对场地的岩土情况和特征有充分的描述,对不良地质作用情况给出明确结论;在施工图阶段,要根据土建条件设计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给出建构筑物的定位坐标以及建构筑室内外标高,并确保这些设计满足安全要求,因此总图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的各个阶段,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因为资源分布不均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同,造成90%以上的工业生产能力集中在东部地区,可利用的工业用地面积十分有限。在我国生产力转型以及统筹规划国土空间的大背景下,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是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合理地制定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系数等,是实现科学管理土地的重要环节。统一建筑系数计算方法、推广工厂容积率的适用范围,有助于客观反映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用地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罗奇,刘文静.对容积率中“不计容积率”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5-8.
[3]丁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业企业如何优化总图运输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3):49.
[4]刘志蒙.总图运输与节约用地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6(12):189-190.
[5]薛冠超,朱雪林.生产物流对汽车企业总图规划布局影响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8(1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