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地铁从最初作为战时防备需要到现在发展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大动脉,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近年来,地铁建设如雨后春笋,全国各地泉涌一般铺天盖地的建设,特别是一线城市和大城市,地铁的建设需求越发紧迫。随着地铁的发展,地铁车站作为乘客的直接使用对象,设计的人性化也显得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角度对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及其重要性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地铁车站;人性化;建筑设计
“人性化”顾名思义设计要有人性的成分,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去关怀人、理解人、尊重人。设计时要考虑人的行为、人的活动、人的感受,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要考虑人的精神向往,让“空间”成为一种境界、一种享受、一种艺术[1-3]。
地铁车站作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在使用上较地面建筑有很大的局限性,人的空间感也比较压抑,但其客流量却往往比较大,所以对于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性化要求很高,也非常的重要。同其他行业一样,地铁的发展也一直在探索,探索更安全、更经济、更合理、更人性化[4]。本文从地铁车站的站厅、站台、通风空调、附属通道等方面对人性化设计作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1 站厅、站台公共区的人性化设计
1.1 公共区的装修
地铁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是乘客购票、检票、候车及下车的重要区域,是乘客密度最大的区域,是地铁车站人性化设计要求最高的地方。
其中公共区的装修对于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尤为重要。装修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让人心理轻松舒适的氛围,通过色彩、风格、装修材料、灯光照度、雕塑绘画等现代手法营造出一种意境,减弱甚至消除人进入地下空间的心理压抑感[5]。例如北京地铁大望路站的装修通过墙面的现代简约的装饰画及明亮轻快弧形吊顶的,通过色调及空间感的提升让人忘却工作的压力,舒缓高度紧张的情绪。再如西安地铁三号线的装修,可以说是做到了一站一景,不仅每个站的装修风格都不一样,而且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浮雕、绘画等手法将城市的历史融入其中,让人乘车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避免枯燥。同时车站装修时应采用防火、防潮、防腐、耐久、易清洁的材料,便于施工与维修,兼顾吸声要求,地面材料防滑耐磨,车站内应设置导向、事故疏散、服务乘客等标志。
1.2 通风空调模式
我国最初地铁车站站台未采用屏蔽门,站台公共区空间与行车隧道区间是联通的,这样导致车站内空气质量差,行车区间空气与车站内空气混合,空气潮湿、温度不定、空气质量差。例如北京地铁1、2号线,起初未安装屏蔽门,空气质量差,特别是夏天车站内温度高、湿度大,乘客使用环境很差,而且发生过数起乘客跌落轨道事件,从16年起北京地铁1、2号线均开始加装屏蔽门[6]。我国现在地下车站设计均设置有全高屏蔽门(站台门),地铁内部空气环境采用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进行控制,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气流组织、气流速度、压力变化和噪声等均能满足人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要求。通风空调模式的改变对于设计的人性化有很好的提升,改善了公共区的空气质量也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1.3 柱跨间距
因地铁为地下工程,工程耗资大、风险大,所以空间开发大小一般在满足乘客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工程规模要小,因此地下车站一般会出现两张柱跨模式,即单柱双跨和双柱三跨模式,单柱模式一般用于标准站,双柱模式用于换乘站。但对于乘客的使用环境来说,柱子过于密集必然会影响乘客的行走线路以及空间感受,遮挡视线,会加重人的压抑感。所以对于车站公共区的柱跨间距一般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会做大尽量的大,减少公共区的柱子数量。目前我国地铁行业柱间距根据车型的不同以及车辆编组的不同,从8.5m~10.5m不等,甚至有些站公共区做到了无柱。故在公共区柱跨的设计时应尽可能做到柱子少,柱跨间距大,柱子截面尺寸要小,提升乘客的舒适性。
2 附属通道的人性化设计
2.1 车站出入口通道
地铁车站的出入口是乘客进出车站以及发生紧急事故时的逃生通道。出入口通道的宽度要根据每个口的分向客流及紧急疏散来计算核实是否满足要求,宽度一般在4.5~7米之间,净高度一般大于2.6m,每个出入口一般至少设置一个扶梯,对于客流量大或者提升超过10m的出入口必须设置上下行扶梯。车站至少一个出入口须设置垂直电梯供残障人士使用,通道内设置盲道连通车站与外部市政道路。出入口通道应力求短、顺、直,尽可能减少通道拐弯数量,一般不宜超过3处,弯折角度不小于90度,且需配备导向、事故疏散标志[7-8]。出入口楼梯每个梯段踏步数不得小于3级,不得大于18级,踏步高一般取值0.15m,踏步宽一般取值0.3m,楼梯宽度大于3.6m时设置中间扶手,将上下客流左右导向分开,踏步面檐口净高大于2.5m,避免碰头增大空间感。在出入口设计时均应考虑以上几点,保证使用的安全,功能的合理,设计更加人性化。
2.2 出入口地面厅
地铁出入口地面厅作为轨道交通配套设施,是地铁地下空间与地上的分界点,是乘客进入地铁的第一道大门,地铁出口形象处理更偏向于景观建筑的范畴,麻雀虽小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品位。地面厅的设计除了要做到遮风挡雨之外,要易识别、具便民性,还要考虑后期维护的便利性,且最好采用防火防盗易清洁等建筑材料。
很多城市在设计出入口地面厅的时候,为了整条线的设计标准化,整条线出入口造型统一,个人感觉这样是不尽合理,出入口地面厅设计应考虑在不同区域环境景观中的适配程度,要与周边的城市设计风格相协调,成为所在区域的亮点,又不要过于突兀,每个站或者每个区域应有不同风格,让市民能体会到地点的变迁,同时应该有艺术性与时代感,融入人文环境,体现本地的历史特色。
3.其他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地铁车站除了车站站厅、站台以及出入口这些乘客使用的建筑空间范畴之外也有很多需要人性化设计的地方。例如对于自动扶梯设备上下端的水平梯级数量不应小于3级,梯级过少人员上下扶梯时过渡时间局促,容易导致乘客摔倒以及拥堵,且扶梯设置位置宜遵循出站方向靠右设置。
车站消防疏散口作为紧急事故时车站工作人员的逃生路径以及消防人员进入通道,踏步的宽度不应小于0.25m,高度不应大于0.18m,且梯井宽度宜不小于0.15m,方便消防管道的送入。
除了以上人性化设计点,设计经济性,方便施工,方便监管等均有人性化设计的体现,本文不再一一详述。
4 总结分析
综上,地铁车站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点非常多,人性化设计要求已是必不可缺的设计理念,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满足人心理跟感情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是设计实践经验对理论的完善,体现人类思想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生活节奏也变快,不仅仅是建筑设计,通过各行各业的人性化设计会让人的心理压力得到很好的缓解,这对于整个设计行业来说是一种财富。本文通过对地铁车站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浅析,望有助于地铁设计的尽善尽美,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国计划出版社.
[5]基于地域特色谈地铁建筑设计[J].薛东.广东科技.2014(12).
[6]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J].王聪.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0).
[7]地铁建筑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史喆飞.科技资讯.2013(11).
[8]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浅析[J].宋冠泽.戏剧之家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