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在油墨配方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徐成
[导读] 摘要:在我国,颜料主要指的是不溶于水的介质物质。
        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颜料主要指的是不溶于水的介质物质。钛白粉这个领域都有其作用,调整钛白粉的配方,能够使我国各领域的颜料应用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钛白粉在不同的调配方式中会使其有不同的呈现,为了更好地调整钛白粉,根据相关情况进行了不同配方的尝试后,总结出影响钛白粉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针对钛白粉现阶段的应用提出了一定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钛白粉;油墨配方;作用;
        1.引言
        二氧化钛为白色化学物质,通常被作为无机颜料使用,俗名为钛白粉,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钛白粉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由于有较为理想均匀的粒子分布,因此会有较好的光泽度以及较强的遮覆度。因其性质优势被广泛运用到油墨、陶瓷、塑料等行业中。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找到可以完美替代二氧化钛的物质。人们对其的通常看法是性能优质的颜料,它因其优越性能,成为最为合适的白色颜料,传统的铅白和立德粉都已被淘汰。钛白粉的发展前景很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油墨行业的生产工作中,他是必要的生产材料。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油墨行业在大趋势的带动下也受到了影响。油墨的产量要求和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作为重要材料的钛白粉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多。钛白粉在油墨中不仅有提高光泽度和美观度的功能,还能改善油墨的性质,例如提高机器设备的灵敏程度、加强抗腐蚀能力、加强产品耐性等等。要选择合适的钛白粉作为油墨的制作材料,还要从以下方面多多考虑。
        1.1硫酸法
        生产钛白粉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三步,即预处理原料、钛白粉生产及产品处理,钛白粉的生产原料为钛矿,当前应用最多的两种钛矿为砂矿与岩矿。在应用钛矿以前,钛白粉需使用多种生产方法进行富集与浓缩,进而提升其原料内部的含量,当前钛白粉最为常见的生产方法是硫酸法。最早应用硫酸法的时间在1918年,当前其生产方法已较为成熟,其主要的原料为酸溶性钛渣或钛铁,该方法的流程为将硫酸置于钛原料中,可将其有效分解为Ti(SO4)2,并适时开展分离与除杂工作,进而得到完整的钛白粉产品。有三种钛白粉会采用硫酸法,其分别为二氧化钛产品、锐钛类钛白粉与金红石类钛白粉,其生产过程中主要分为酸解、浸取、水解及煅烧四个阶段。钛白粉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硫酸法的优势较多,其一,该方法采用的原料为酸溶性钛渣或钛铁,其不但较易获得还价格低廉,因而生产成本不高。其二,硫酸法的应用历史较早,其生产方法较成熟,且应用的设备简单,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同时,由于多项技术的完善,使其在产品生产上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硫酸法的劣势在于其生产的时间长,且产品质量也正处在进步的过程中,由于水与硫酸的消耗量较大,会衍生出较多的副产物与废物,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1.2盐酸法
        当钛白粉产品的原料为钛铁矿时可采用盐酸法,一方面,运用浓盐酸将钛铁矿分解,在经过沉降、还原、水解、净化、盐处理与煅烧等工艺以后会形成钛白粉。金红石类钛白粉最常应用盐酸法,此类原料的颗粒较松软,且粉碎性强,其整个生产流程都会完成在含氯介质内部。另一方面,在应用盐酸法时,技术人员需注意盐酸体积分数与其挥发时的温度,具体来说,当盐酸体积分数在35%以下时,则盐酸溶解的速度就会有所下降,影响产品生成的质量,同时,当其挥发温度处在较低的状态时,会给设备带来较大的腐蚀性,且此类缺陷较难很快改善,因此,在工业生产中盐酸法的应用范围较窄。
        2钛白粉调配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2.1颜色因素
        因为颜色因素是衡量这个颜料是否合格的最主要的技术指标,即使是相同成分的化学颜料,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因为不同配方的调配问题,也会导致该颜料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度,颜料的主要呈现方式是通过其颗粒度的大小进行呈现的,所以在颜料的调整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对其物理因素进行调整。在颜料中,颗粒度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颜料后期呈现色彩的程度造成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在调配过程中,应该更主要的是将重点放在颜料的颗粒度上面。只是现阶段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办法理解颗粒度调配的方式,所以会导致我们国家许多颜料在调配的过程中很难达到调配者想要的程度,所以就会导致许多颜料调配结束之后色差问题的出现。
        2.2遮覆度
        保护层配置文件的重要特性,主要是颜色复盖物质的程度。如果将颜色添加到基本颜色而不添加颜色,则完全覆盖黑白色轮网格的颜色的强度至少与蒙版的强度相同。遮罩由颜色及其周围的各种材质的不同反射率组成。反射率几乎相同,因此颜色看起来透明。颜色本身反射的颜色比基础颜色多,从而增强了遮罩。遮罩的差异和厚度也是正数。当液体干燥成油墨时,反射率会增加,导致油墨干燥时颜色强度更低。遮罩的厚度还与颜色条目的体积大小相关,以便更好地显示颜色遮罩。在这种情况下,颜色的影响较小,且不会影响颜色的强度,从而更好地节省颜色。不同的工艺材料可能导致不同的颜色要求,例如例如,印刷油墨的血液颜料涂得很高,使基色不可见。叠印的四色油墨需要较少的不透明度,因为良好的透明度可以更好地代表印刷色。
        2.3着色的因素
        着色力因素主要是着色颜料以及后期覆盖颜料能够形成颜色强弱的能力。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应用领域中,主要是将钛白粉作为基准的颜料去衡量这个颜料的着色能力,因为钛白粉它能够更好地呈现每一种原料的着色能力,主要对角色能力衡量是通过百分数大小进行衡量的。对颜料的着色力进行调整,也应该将重心放在其颗粒值的大小上面,因为颗粒值的大小能够很好地帮助颜料提高其着色力,同时颜料的粒子大小以及其形状也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颜料的着色力,当然,并不是说在颜料的应用和调配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其颗粒值,就能够提高颜料的折射率,而是要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去对角色颜料的颗粒度进行调整。同时,着色率也与分散程度息息相关,因为在分散程度中,颜料的分散程度越大,就能够使它色彩的呈现感越强,在人们的日常应用的防锈颜料是铁红,铁红颜料的化学成分中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的成分,所以它有一定的耐碱性以及耐候性。所以在颜料的不同用途中调整其颗粒值以及其分散程度的大小能够更好达到调配者想要呈现的效果。
        2.4水分因素
        颜料在应用过程中会使其溶于水,搅拌之后对其进行稀释后应用,但是这里的水分因素并不是指我们日常所用的水分,而是指湿存水,这种水分指的是颜料,在放置过程中吸收外界水分所造成的水,指的并不是颜料本身所具有的水分,因为在颜料应用过程中,它的表面不可能不含水分,因为他要暴露在空气中,在空气中进行开封之后,也会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影响,影响颜料的稀释度。适量的水分能够提高颜料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散性,但是如果水分含量超过了其最优性,那么就会使颜料在运用过程中能达到较好的分散性,从而使原料没有办法呈现出其本身的效果。其实在日常的颜料使用中,水是作为絮凝剂的存在的,所以在颜料应用环节一定要对水分进行调节控制,同时在颜料的稀释过程中,也要避免接触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影响颜料的稀释度,使颜料的分散性没有办法达到最优。
        2.5耐光性能
        通常,有机颜色会因阳光和空气的外部效应而褪色,而无机颜色则会变暗,而有机颜色则会变暗。从而使无机颜色的耐蚀性优于有机颜色。但是,如果成分在外部影响下发生变化,颜色特性也会发生变化。锌白色在阳光照射下溶解在锌中,其颜色变暗。此外,不同外形规格的相同颜色可能会导致光的均匀性不一致。

调整颜色的耐久性性能可以通过在表面上添加特定添加剂或静音来提高性能。
        2.6化学组成因素
        原料中的不同化学元素组成是颜料调配者能够区分为原料之间差别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所有的调配者都能分析各色小之间的差异,但是通过原料之间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对颜料进行区分,能够使颜料调配者,调配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同时,颜料的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展示的,例如钛白粉遮盖力上面,会受到不同化学因素的影响,所以能量过程中维持其化学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针对颜料的不同稳定性,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决定颜料料的应用方向,虽然说现阶段我们国家各个领域中都有应用,但是不同的领域,对于原料的稳定性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这调配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运用方向去对其化学性质进行控制,虽然说物理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颜料的呈现,但是事实上能在颜料调配过程中控制其化学性质才能呈现出调配者想要的物理性质,以及使颜料更好地在该领域进行应用。
        2.7分散性能
        染料的散射性能是其颗粒向其他介质扩散的能力。颜色的粒子是极薄的粒子,它们在物质表面的分布相对不均匀,并且在物质内部的分布相对不均匀。曲面上的颜色条目相对不均匀,并且性能变化可能更大.例如其形状大小、分布区域、晶体状态、密度及相对密度、表面电量都会对颜料物质在油墨连接料的分散程度造成影响。颜色的散射性能主要取决于颜色文章的精细程度。在打印过程中,油墨中的彩色物品必须由墨盒中的相关材料完全浸透,而轮廓膜则完全包裹颗粒,否则会降低印刷机产品的光泽。彩色粒子的散射性能越强,颜色就越饱和。渐变分为三个步骤:切入油墨连接材料、循环和分布。最佳分布状态应导致粒子更平滑。因此,即使同一油墨表中的相同颜色受到不同磨削结果的影响,油墨项目和油墨材料也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彩色颗粒的细度、结晶状态、分子、表面电子和含水量会影响其分布的性能,还可能在沉积、悬浮、悬浮等不同状态下发生作用。发生。一般来说,散布颜色项目的程序是一个复杂的程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是在油墨产业中套用颜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考虑到其复杂性,您必须完全调整自己,以便透过增加额外的工具来正确地散布,更好地解决分散的效能问题。
        3钛白粉应用于油墨配方中的可靠性
        基于钛白粉产品良好的性能,其可应用到多个领域中,而由于其内部隐含的白度质量,且遮盖力与抗水性较强,因此,其可应用在油墨产业中。具体来说,油墨内部需要较强的耐热性与耐候性,而钛白粉不仅具有该特点,其化学性质也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界的改变,因此,其广泛使用在油墨领域中。同时,油墨在应用钛白粉的过程中,由于其长期处在烘烤或高温环境中,在钛白粉内部特性的影响下避免了油墨颜色的变化,既不会使其颜色发黄,也不会让其丧失光泽,因此,多种形态的钛白粉可存于油墨中。
        4如何在油墨领域对钛白粉进行更好的应用
        4.1提高钛白粉的质量
        我们要提高钛白粉的质量,因为钛白粉的质量对于油墨是有着一定影响的,在各类型的油墨制造中,钛白粉运用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在百分之25到50%之间,甚至在部分油墨印刷中,钛白粉的需求更大,所以钛白粉提升自身的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油墨的质量。在部分钛白粉中,因为含有杂质就会导致油墨白度降低,一般来说,如果钛白粉中含有微量的铁元素等杂质的话,那么钛白粉就会产生色差,白度降低之后没有办法达到调配者想要的理想效果。
        4.2钛白粉性质要求
        使用打印速度时,需要更高的打印速度。因此,为了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降低油墨粘度和改善溶剂的干燥程度。溶剂的干燥温度必须降低,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有必要降低新型超高速压板钛粉末的粘度,以加强钛在油墨中的分布。提高钛的韧性和复盖面。
        4.3控制好钛白粉的着色能力以及其分散状态
        所以要在油墨中锐钛白粉进行更好的应用,就应该尽可能地提高钛白粉的散射系数,反射系数越大,就意味着钛白粉能够展现出更强的着色能力,同时,它的折射率越高,也就意味着钛白粉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就越强,因为钛白粉在我们艺术创作的白色颜料中是一款较为常用的颜料,同时他也是建筑中十分常用的材料,所以为了提高钛白粉的白度和性能,所以要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在油墨应用中更好呈现其色彩度。
        结束语
        印刷品的印刷材料种类较多,其中不同的印刷品有不同的商业用途,因此与之对应的印刷油墨的类型也较为繁多。在进行印刷工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了解幽默的具体性质以便于进行油墨的选择。印刷油墨是印刷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材料,油墨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关系到印刷成品的具体性质和产品质量,也对产品的销量产生间接影响。印刷工艺的好坏和印刷产品的质量脱离了印刷油墨就无法单独进行评价,因此油墨行业的发展和印刷行业的发展直接挂钩,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永珊.钛白粉在油墨配方中的作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2):67-68.
        [2]龚家竹.中国钛白粉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无机盐工业,2020,52(10):55-63+83.
        [3].钛白粉行业主攻四大发展方向[J].无机盐工业,2020,52(10):166.
        [4]娄晓杰.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J].化工管理,2020(28):111-112.
        [5]孙哲宇,夏渊,周磊,王婉婧,王岗,徐旭晨.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J].涂层与防护,2020,41(07):33-41.
        [6]吴健春,路瑞芳,刘婵,王海波.钛白粉白度影响因素分析[J].钢铁钒钛,2020,41(01):13-17.
        [7]于康,陈海平,李庆,丁文娟.油墨专用钛白粉锆铝复合包膜的工艺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02):117-119.
        [8]张修臻,朱士中,马征程,周炜钦.钛白粉在油墨配方中的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0):159-161.
        [9]刘光蓉,周高明,刘祥海,王梁,孙永贵,冯支斌,郭庆.2018年我国钛白粉生产现状及展望[A].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纳顺装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第27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纳顺装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金属学会,2019:4.
        [10]杜国华,油墨专用钛白粉LR-982研发及产业化.四川省,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05-17.
        [11]张本发.水性油墨专用钛白粉锆铝复合包膜的工艺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S1):331-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