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陈志俊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6月   作者:陈志俊
[导读] 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壮大,市政道路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且道路硬化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在此影响下,城市道路的雨水渗透能力逐渐较低。为了能够对城市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和保护,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要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充分分析及合理运用,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率,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

广西北流市市政服务中心 陈志俊 537400

摘要: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壮大,市政道路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且道路硬化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在此影响下,城市道路的雨水渗透能力逐渐较低。为了能够对城市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和保护,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要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充分分析及合理运用,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率,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理念;规划设计
        引言
        海绵城市的设计过程,针对市政道路设计主体部分,包括技术流程、系统方案和设施,同时也要分析针对当前的道路系统相关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对现有资源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且体现出低影响开发理念以及城市内涝防治和雨水利用。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概述
        众所周知,海绵是一种吸水性极强的物质,而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的排水供应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强的吸水功能,并对道路表面的雨水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减少道路积水的情况,以此来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海绵城市建设多体现在其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利用定点设置的地块,并在上面安装吸水性能强的材料作为海绵体。当雨季到来并产生大量降水的时候,雨水能够被提前安装的海绵地块吸收掉,从而减少道路表面的积水。通常来说,海绵体的设置对在城市中的生活区域。这种海绵体的地块与一般地块相比,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能够保证当前区域降水不会形成连片径流,减少城市内涝现象的出现。海绵地块吸收的雨水通过简单处理可再次利用,为城市供水提供新思路,并从根源上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用水问题。此外,海绵地块对于雨水的收集、净化机处理,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实际上,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规划需要结合当地整体发展需求,将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及战略作为基础原则,打造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工程规模相对较大,不能仅对某一区域加以改造。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城市对整个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统筹与规划,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的设计方案,并积极调动相关部门合作与协调,贯彻落实好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发挥出海绵城市在市政体系中的实际作用,展现出海绵城市的优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运用能够对道路上的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并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道路成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载体,这样不仅可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还可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效果。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3.1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的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理念,并将市政道路建设设计的各个环节及要点加以把控和监督。首先,在市政道路设计规划之前,需要选择出合适的路面材料。通常会选择渗水性能较强的路面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市政建设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提升道路的整体渗水性能。通常来说,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会选择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基础,并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等。这些措施都能够很好地提升市政道路的渗水性。


同时,为了提高市政道路雨水吸收的能力,并增强道路渗透效果,需要结合实际的道路建设情况制定出合理高效的排水方案。比如三层路面设计,使得雨水通过其表面层渗透到透水层,并通过透水层将其排放到管道中,减少了雨水渗入路基的情况而直接将其排入系统。
        3.2排水系统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排水系统核心标准要求不但要能够在发生降水时,可以立即把产生的水资源优先排出,同时该系统也要承担较大的承载能力,尤其是在降雨量和降水量较大的城市区域,更需要通过排水系统的合理建设,使市政道路上所产生的积水可以被立即排出。此外排水系统的建设阶段,也要保持均匀性、平衡性和稳定性,此时才可使建立的道路排水系统本身更好地应用于针对各类资源的合理处理工作。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增加前段分散式雨水收集设施,减少地表径流以及雨水管网排水压力,实现对暴雨“削峰”的目标,针对立交低洼段、人行车行地通道区域,应适当提高雨水管网设计标准,配置排水泵,防止城市内涝情况的发生。
        3.3车行道设计
        车行道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是市政道路系统中的主要部分,也是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部分。首先,应结合地质条件、荷载等级、景观要求、环境情况等因素考虑对车行道是否设置透水路面结构。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影响下,从路基稳定性等角度考虑,对于非严寒、非湿陷性黄土、非膨胀土等地区,应加强透水路面结构在轻荷载的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等进行运用。其次,根据具体情况,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尽量预留较宽的绿化分隔带,因此道路断面尽可能选择三幅路或者四幅路,其中,机动车道坡向两侧分隔带,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环保型雨水口,通过增加截污装置等措施,尽量减少地表径流产生的非溶解性污染物进入雨水管道;非机动车道坡向两侧分隔带,且非机动车道与两侧分隔带缘石顶面可考虑采取齐平设计,雨水可直接流入两侧分隔带,在分隔带内蓄积下渗,并通过设置渗透溢流井进行调蓄收集,随后溢流进入雨水管道。
        3.4附属设施设计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路缘石和路肩边等附属设施的设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路缘石属于道路排水系统中的一类设施,主要包括平缘石和立缘石,两者具有不同的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其中平缘石可以与地面保持相同的高度,能够使雨水顺利流到雨水口或者绿化带中,从而防止出现路面积水情况。立缘石要比路面高度高一些,这样有助于雨水迅速流到雨水口。如果路缘石很难使雨水汇集,需要选择适当的路缘石位置进行打孔,还可以选择间隔铺设方式,这样便于雨水顺利流到绿化带中。另外,在路肩边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全面检测混凝土的质量,确保质量符合工程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出现堵塞情况,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增加美观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有效提高了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能力,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要将市政道路建设成一个吸水的海绵体,在市政道路设计任务开始筹划时就需要因地制宜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只有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才可确保取得的设计成果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山地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3):42-43.
[2]费佳.“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6):253-254.
[3]江俊,余俊奇.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渗透[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0):90-91.
[4]罗国宏.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69-170.
[5]向宁波,陈玉珂.海绵城市建设下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5):231-232.
作者简介:陈志俊(1972–),男,汉族,广西北流人,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城市建设和市政设施管理管护施工等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