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危险性指数法的东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6月   作者:陈佳 周继 岳嘉鑫
[导读] 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是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将地质灾害类型相同,发育条件相近,易发和危险程度相似或接近划分为同一区块。在划分出高易发区和高危险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调查区的重点地段,这对制定调查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东省东莞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  陈佳  周继  岳嘉鑫     523000

【摘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是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将地质灾害类型相同,发育条件相近,易发和危险程度相似或接近划分为同一区块。在划分出高易发区和高危险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调查区的重点地段,这对制定调查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广东省东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调查资料,以综合危险性指数法为基础,对东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易发性评价
        一、概述
        本论文主要讨论基于综合危险性指数法的东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易发区的划分主要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和潜在隐患情况,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强弱、降雨情况和现状地质灾害密度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计算,根据其分值高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一)评价因子选择
        根据东莞市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优选出6个评价因子对东莞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包括:岩土类型、地形地貌、断裂、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现状灾害点密度。
        (二)单元网络划分
        采用MAPGIS软件平台,将东莞市各个评价因子图层进行网格划分,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对调查区进行剖分,每个单元面积为2km×2km,共划分出693个计算单元。
        (三)计算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数学模型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计算方法如下:
        Z = Zq·r1 + Zx·r2
        式中:Z——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
        Zq——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r1 ——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权值
        Zx——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r2 ——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
        式中: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权值r1—取值0.6;
        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权值r2—取值0.4。
        1、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Zq)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Ti分别为控制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岩土体类型条件(Y)、地形地貌条件(X)、降雨条件(J)、人类工程活动条件(R)、断裂构造密度(D)充分程度的表度分值,各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判标准依据见表1。Ai分别为各形成条件的权值,取值见表2。


        2、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Zx)可以用灾害点密度、灾害面积密度以及灾害体积密度来求得。
        (1)崩塌、滑坡强度指数(Zx):R=a+b+c
        (2)地面沉降(Zx): 根据软土厚度划分
        其中: a-归一化处理后的灾害个数密度系数
                      b-归一化处理后的灾害面积密度系数
                      c-归一化处理后的灾害体积密度系数
        各密度系数强度指数判定依据:根据东莞市地质灾害分布图,读取各单元地质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各单元格地质灾害点个数为x,各地质灾害点发生(即将发生)面积之和为y,各地质灾害点(即将发生)体积之和为z,则:个数密度:a=x/4;面积密度:b=y/4;体积密度:c=z/4;再依据密度系数取值表(表3)判定强度指数。


        三、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及评价
        根据各单元格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指数,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平面等值线图,为易发区的划分提供定量依据。利用MAPGIS输入编辑的工程裁减功能,把调查区(市内)的有用部分裁减出来,制作东莞市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指数平面等值线图。
        根据易发指数,高分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城街道、虎门镇、凤岗镇、黄江镇和寮步镇一带,依据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指数,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条件(表4),并根据东莞市实际情况,做出部分调整,合并相邻类似单元格,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

        四、结论
        崩塌、滑坡是东莞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本次优选出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6个主要因素,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东莞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2015
2、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8),2018
3、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8
4、广东省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东莞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2018
5、广东省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东莞市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