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水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5月   作者:刘丽
[导读] 基于长江三角洲区域水环境现状,提出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动流域水体环境治理、共享高质量环境基础设施、强化区域风险应急能力建设、共创生态环境协作机制等建议。

安徽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刘丽   230031

摘要:基于长江三角洲区域水环境现状,提出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动流域水体环境治理、共享高质量环境基础设施、强化区域风险应急能力建设、共创生态环境协作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水污染;几类建议
        1、基础与现状
        长三角区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策源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33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HI类及以上占 82.0%. 22个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良好,HI类及以上断面占7).1%.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 気気排放量分别比20L5年下降21.4%, 15.0%. 11.8%和11. 4%.太 湖、巢湖、淀山湖水质稳定.
        2、共推绿色低碳发展
        2.1深化绿色发展格局。提高环境准入条件,严格控制中心区造纸、焦化、気肥、有色金属冶炼、印染、制革、农药、电镀等产业向苏北、皖北转移.
        2.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进制造业向 “奢造业”发展.推进长三角中心区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纺织印染' 酿造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2.3加强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深化长三角“互联网+”环保合作平台建设,建设一批跨区域绿色产业园,发展壮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
        2.4对人为破坏裸露山体进行生态恢复.加强丘陵山区库塘汇水域水土保持和山林、消落带草地建设,保护库塘水源地水质.
        2.5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加强重要湖泊与入湖河流生态修复.
        3、协同推动流域水体环境治理。
        3.1三水统筹协同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强化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控制, 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深化河长制、湖长制,继续完 善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工作机制。
        3.2加强长江干流、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等重要江河水环境保护?实施重要江河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管控岸线资源,严控入河污染物总量,科学布局沿江沿河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规模, 协调沿江沿河排污曰和取水口布局,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泄漏风险,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3.3强化太湖、巢湖、淀山湖和洪洋湖等重点湖泊治理与保护.实施湖泊-流域一体化管控和上下游共保联治,实施差别化空间分区管控策略。保护和恢复入湖河口与湖滨带湿地,大幅削减入湖氮璘污染负荷.推进湖泊底泥清淤疏浚,控制湖泊内源污染。


合理调配“引江济太” “引江济巢”水量,持续加强湖泊蓝藻水华防控.
        3.4推进新安江、太浦河等跨界水体协同治理.推动和完善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强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编制实施新安江 流域水生态环境共保规划,持续推进上游黄山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及面源污染控制,开展氛疥葬分生态拦截,大力加强千岛湖水 生态水资源保护,保障杭州市饮水安全.
        4、共享高质量环境基础设施
        4.1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面推进城鎮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高质量建设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新改建地区雨污分流,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填补城中村、老旧城区、新建小区、城乡培合部污水收集管网缺失,清除空白区,加快完善城镇污水管网修复改造, 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蓋,城镇生活污水 集中收集率显著提高,污水全处理、处理全达标.
        4.2推进农村生活汚水治理工程.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已建设施的提标改造.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 有纳管条件的地区优先进行污水纳管工作,无纳管条件的地区因地 制宜采用合适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4.3加快重点地区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区污水集中处置。推进太湖、巢湖、淀山湖等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氣除璘改造及尾水湿地净化工程建设,减少氮璘入湖量.加大苏北、浙 西南、皖北等城纟污水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发展一体 化示范区及周边地区供水、污水、污泥处理以及中水回用等设施的 共建共享.
        5、强化区域风险应急能力建设。
        5.1完成长江干流、淮河、京杭大运河、吴淞江、太浦河、太 湖,巢湖等主要河流湖泊环境风险评估.在吴淞江、太浦河等重点 河流建设一批水环境风险防控示范工程.关注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微塑料等污染物,开展流域、近岸海 域生态环境风险调查.
        5.2加强区域环境应急协同响应能力.加快推动区域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统筹共享,整合各地物资储备信息,建设区域集成共享的物资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建成辐射长三角北部、中部、南部的区域 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
        6、共创生态环境协作机制。
        6.1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对接,联合发布统一的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規范.联合制定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标准.
        6.2採索推动入湖河流水质标准修订。
        6.3健全完善区域环保市场手段。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长江、新安江-千岛湖、京杭大 运河、太湖、巢湖、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水体协同治理为重点,规范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6.4完善区域环境科研技术平台。围绕主要污染物成因与控制策略、跨界重要水体联动治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等跨区域、跨流域、跨学科重点问题开展研究。
        6.5共推一体化示范区监管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制度创新示范.推动沪苏浙共同制定实施一体化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 探索建立一体化示范区排污总量控制机制,逐步统一排污许可证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郎5萍.竹皮河水坏境现状分析及治洲保护措施[J].资 源节约与环保,2015(3) :215-216.
2、周梦茁,彭小思?汉北河水屮态水坏境保护对策研究[C]//河湖 水也态水环境专翅论坛论文集.武汉:湖北?水利学会, 2011: 1-7.
3、罗育池,錐俊雄.蛮河流域水环境容M1;/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J].安全与环境 1:程,2010,17(2):26-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