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5月   作者:柳炳华1 高歌2
[导读]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出口型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外贸出口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这类企业在“走出去”时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提高外贸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就显的十分重要。我国加入WTO后,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柳炳华1   030006
2.河南鹤壁 高歌2    458030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出口型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外贸出口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这类企业在“走出去”时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提高外贸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就显的十分重要。我国加入WTO后,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从而提高外贸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字: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外贸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外贸实力明显增强,外贸规模已连续几年居世界主要贸易国家的第1位。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贸易大国。
然而,我们依然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贸形势和艰巨复杂的外贸改革任务,各国的贸易壁垒与非贸易壁垒现象也是层出不穷。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中小型的外贸出口企业发展经营陷入困境,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依然相当低。 
        一、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存在矛盾
        我国目前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能力过剩,劳动力虽然多但是水平很低,不具备从事技术型产业。据统计,当前我国生产能力闲置和半闲置的约占总数的45%,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地区经济结构布局不合理现象严重。地区发展不平均。在出口结构中,反映对外竞争力的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需求弱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仅占15.5%左右,远远低于大国平均模式中560美元~1120美元阶段的34.1%的水平。从产业对外竞争力系数上看,我国竞争力强和较强的几乎全为资源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竞争力弱的则为技术密集型和加工度高的产品。
        (二)出口产品结构低,贸易方式局限
        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中,大约轻纺产品占50%,机械产品占31.1%,其中绝大部分为以消耗原材料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手工工具、机械零部件、元器件、消费性电子产品等,而相对附加值高的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仅占1%,这说明,支撑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没有优势。根据材料,我国的加工贸易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贸易总额的51%,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最大的贸易方式。应当看到,加工贸易是一种低层次的贸易方式,其收益的80%属于外国产值的转移,加工费收入低,对国内产业带动效应弱。这种状况对我国外贸事业产生不利的战略性影响,它既削弱我国外贸竞争力,导致名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的落空,又妨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出口贸易也将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实不错。所以,当前我国应该加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



        二、提高外贸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贸出口企业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入WTO,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外贸出口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支柱,选择何种战略模式发展自身,对于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一)小型外贸出口企业与大企业合作模式
        很多出口型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就是围绕核心大企业进行专业拆分,拆分的过程就是强化专业分工的过程。将一些工序、一般性部件的生产和技术开发通过分包的方式,交由剥离出去的中小企业生产提供,使得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都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细度。随着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同时也提高了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这种模式在类型上一般选择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类型。核心企业控制关键技术,主要负责生产关键部件和成品组装。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程序要求高的零部件生产。该企业又可将生产业务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包给其他专业性企业。这类模式应强调大企业的生命力。大企业直接决定了周围小企业群落的生存环境。因为一旦大企业有点“风吹草动”,则小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为此,中小型的外贸出口企业要注意在创新上下工夫,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势,避免被动。
        (二)品牌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企业并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其核心资源、品牌优势,组织专业化分工的企业生产产品。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树立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品牌打下成熟的市场基础,并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负责专营销售(而有的核心企业甚至并不负责销售,由合作的企业直接完成);也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联姻,进人他们的产业链,或利用他们的技术,或利用他们的品牌,逐步形成特定产品的制造中心,然后吸收加盟企业形成企业群。这种企业群落模式较适合于既有劳动力密集优势,又具有一定加工制造能力,而又缺乏独立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
        相对而言,这种企业群落成长快,但对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握较小。为此,外贸出口企业群在成长起来后,应注意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可以选择区位品牌模式,技术创新则强调模仿后创新。对每个企业讲,不具备根本性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要求;模仿性创新虽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率高等后发优势,但是技术上被动,难以适应产品更新速度快及知识产权越来越受重视,模仿难度加大等劣势,所以选择模仿后形式创新较适合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现状。所谓模仿后指对先进技术积极追随学习,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在工艺改进、质量提高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样既提高了技术水平,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也帮助企业和产品同时走进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2(2):89-92
[2]黄天舒.有关外贸企业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5) :23-25
[3]万晓兰.郭建忠.当年中国出口信用风险剖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3):26-29
[4]程小武.中小企业困境的原因与自救策略[J].对外经贸,2015(5):5-7
[5]赵昌文.许亮元.中国企业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112
作者简介:柳炳华(1995-),男,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黄河流域经济地理、外贸出口企业
高歌(1995-),男,河南鹤壁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国际金融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