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宝应段河道水系治理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1月上   作者:乔生华
[导读] 在全面收集大运河宝应段工程设计、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大运河宝应段防洪排涝能力、水资源利用水平、水生态环境、河道管护能力、水文化传承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安全运河”、“资源运河”、“生态运河”、“现代运河”、“文化运河”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大运河宝应段水系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江苏宝应宝应县水务局   乔生华   225800

[摘要]:在全面收集大运河宝应段工程设计、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大运河宝应段防洪排涝能力、水资源利用水平、水生态环境、河道管护能力、水文化传承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安全运河”、“资源运河”、“生态运河”、“现代运河”、“文化运河”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大运河宝应段水系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运河;宝应;水系;治理
        大运河宝应段处于京杭大运河中部,是淮扬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2500 多年历史,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连通宝应县境内的众多湖泊,形成最早的古运河水运通道[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调研时指出,运河千百年来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力条件。
        1大运河宝应段概况
        大运河宝应段北起宝应与淮安交界,南至宝应与江都交界,河道总长约40.5km,沿线各类闸洞 22 座,泵站 1 座,大运河宝应段是宝应经济发展的水运大动脉,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干线,也是江苏省水系规划确定的二级河道,航道部门规划的二级航道,具有调水、防洪、排涝、通航、灌溉等作用,是一条综合利用性河道。东堤为里下河地区的防洪屏障,堤防长度 40.5km,堤顶高程▽10.5~12.1m,堤顶宽 14.0~32.0m,堤防等级为 2 级,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西堤以大汕子隔堤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可防御高邮湖▽9.5m 设计最高洪水位,且为入江水道东堤,堤防长度 2.7km,堤顶高程▽11.6~12.1m,堤顶宽 8.0m,堤防等级为1级,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北段为宝应湖白马湖地区的防洪屏障,堤防长度 35.8km,堤顶高程▽11.2~14.3m,堤顶宽 6.0~18.0m,堤防等级为 2 级,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
        2.存在问题
        2.1防洪排涝能力需进一步完善。
        受城镇化快速发展、航道升级改造、沿运城市防洪圈建成、圩区外排动力增加、南水北调持续非汛期高水位运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大运河防洪压力增大,现状运河主要存在局部段堤防断面不足、临水侧护坡破损、堤后深塘、建筑物老化等问题,不于利于防洪安全;局部堤防受白蚁、獾害等侵害,危害堤身质量安全。此外,局部堤顶防汛道路不连通、标准较低,堤后巡查便道普遍不连贯,给防汛抗灾带来一定困难。
        2.2河道管护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河岸线利用与保护程度不均衡,部分城乡建设挤占河湖生态空间,部分临城段开发利用程度高,局部河段仍有尚未整治的违法侵占岸线行为,岸线集约化利用程度整体不高。大运河宝应段岸线较长、水面宽阔,岸线管护、堤防巡查、水面保洁等管护任务繁重,但管护经费缺乏,不利于运河长效管理。此外,宝应京杭运河管理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2.3水文化传承利用需进一步提振。



        大运河宝应段水利遗产丰厚,但偏重物质形态的修复,缺乏精神层面的传承,对运河水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文化挖掘重硬轻软,水文化精神内涵模糊,缺乏系统的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文化的传承应用不够重视,无法体现宝应建筑特色和文化特征,且在空间上彼此割裂,缺乏整体概念,导致“只见运河水、少见运河水文化”的局面,水文化传承利用亟待加强。
        3建议
        3.1提升防洪排涝保障能力,着力打造“安全运河”
        针对运河堤防存在的局部堤身单薄、渗漏、堤后深塘和高陡边坡等问题,按照东堤、西堤不同防洪标准,全面实施运河堤防达标整治工程,加快损坏护坡及倾斜石墙的维修,加快渗漏段及堤基深淤段的防渗处理,加快堤后深塘填塘固基,不断增强堤身质量,提升运河防洪能力,保障两岸地区防洪安全。加强洪水风险图编制应用[3],以现有洪水风险图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沿运城市洪水风险图完善工作,加大洪水风险图在流域、区域和城市防汛调度、避洪转移、洪水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力度,整体提升洪水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3.2完善河道水系管护体系,着力打造“现代运河”
        加强大运河宝应段沿线河湖水域和岸线保护,推进建立水域及其岸线资源总量管理、全面节约集约利用和违规退出制度,优化岸线功能布局,核定水域岸线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上限和生态岸线占比底限,推进岸线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实行水域占用补偿机制,严格水域开发性利用控制,规范涉河建设项目。推进运河沿线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和系统评估,对功能退化、存在安全隐患、效益发挥不充分的水利工程应及时进行改造。严格落实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强化全过程管理,明确维修养护责任主体,不断提高运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水平。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度优势,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向“有实”“有力”转变,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加快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河湖现代化管理水平。
        3.3加强水文化保护传承,着力打造“文化运河”
        继续深化水文化遗产调查,全面掌握遗产保存现状,完善水文化分级分类名录和档案,建立健全遗产基础资料数据平台。探索水利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依托大运河水文化研究平台,开展治水、管水、用水文化研究,弘扬运河文化当代价值和时代特色。统筹运河全线及周边地区水文化建设,依托我县丰富治水文化和精湛水工文化,加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强水文化与漕运文化、盐商文化、园林文化、邮驿文化等的统筹,加强与周边环境风暴的协调,构筑具有宝应特色、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水文化展示体系。
        4结语
        宝应从2016年开始制定了运河整治方案,全力实施以“清、补、建”为重点的运河综合治理。全面整治拆除沿线各类堆场、码头、经营户。开展生态修复,全力恢复运河生态风貌。推进运河城区风光带建设,实施城区4公里、18万平方米的运河风光带工程。宝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京杭大运河、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既是宝应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更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参考文献
[1]倪学萍,季寿山.宝应明代刘堡水闸保护研究初探[J].长江文化论丛.2013(9):136.
[2]赵建中.做好大运河保护和利用大文章[J].群众. 2018(10):30
[3]李帅杰,谢映霞,程晓陶.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研究—以福州为例[J].灾害学. 2015(1):108
[作者简介]
乔生华(1969—),男,江苏省宝应县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工作:水利工程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