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跨框架仓库类型结构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1月上   作者:徐琴
[导读] 仓库类型的建筑在普通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常见,属于常规设计,在遇到单跨要求时,一般采用排架结构,本次设计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来满足设计要求。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徐琴    210000

摘要:仓库类型的建筑在普通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常见,属于常规设计,在遇到单跨要求时,一般采用排架结构,本次设计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来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单跨框架、结构设计、仓库设计
        0引言
        库房管理的好坏一般可以反应出整个管理的好坏,尤其是除险加固物资管理的好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仓库的流线设计,原则上做到规划科学合理,管理有条不紊,可以为使用单位节约成本,其中包括搬运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等,上述条件对仓库物资整体摆放、外部建筑结构形式、结构布置设计等提出特殊的要求。
        1基本情况简述
        拟建一栋仓库,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单层单跨设置。主要功能是储存,设计时适当考虑地面堆载设计,存放的物品为可燃物品,故属于丙类仓库。
        2库房区域划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合理划分各区域的功能,功能区分是前提,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浪费社会资源;
        (2)合理划出各区域的位置、面积大小以及净高要求。根据储存物品的体积、载重,反推出面积、净空要求,再根据整体平面图进行合理布置,标出显储存物品的位置和投影占地面积,物品的摆放必须按照原设计进行操作,不可擅自进行大调整,对房屋整体结构有影响。
        (3)合理布置过道的数量、满足过道的净宽要求,以满足储存物品的运输、进出库以及摆放要求。过道的布置还需考虑方便物流人员的作业,方便储存物品的进出。
        3工程地质
        根据原位钻孔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如下:
        ①1素填土(含碎石粉质粘土)(Q4ml):局部分布,灰黄~黄褐色,湿~饱和。由粉质粘土、碎石块组成,碎石块最大粒径3cm,含量约20%。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粉砂:普遍分布。灰、灰黑色。流塑,大孔隙比,高压缩性,含腐殖质,稍有臭味。夹含薄层粉土粉砂,呈千层饼状分布,层厚约2mm,土质不均匀。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分布粉砂:普遍分布。灰、灰黑色。流塑,大孔隙比,高压缩性,含腐殖质,稍有臭味。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夹含粉土粉砂,含量较②1层高,呈千层饼状、团块状分布,土质不均匀。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普遍分布。灰、灰黑色。流塑,大孔隙比,高压缩性,含腐殖质,稍有臭味。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粉土粉砂含量约45%。互层状分布,层厚不均,最大可见粉土粉砂层厚度20cm,局部粉土粉砂呈团块状分布。
        ③粉砂:普遍分布。灰色。密实,粒径均匀,摇震反应中等。局部夹团块状淤泥质土。
        ④含角砾中砂:仅局部揭露。灰色。密实,粒径不均,级配良好,局部夹含角砾。
        4建筑平面布置
        建筑面积990平方米,建筑平面布置为:长:66m,宽15m,柱子开间6.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附图一 平面布置图
        建筑立面采用以新中式建筑风格为主的简洁立面,在满足仓储库的相关规范要求基础上,结合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策略,在立面上采用高窗与百叶结合的方式,同时兼备采光及通风等功能。
        5结构布置设计
        (1)本工程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附录 A 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综合确定本工程设计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值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Ⅲ类,特征周期 0.45s。
        (2)基本风压值 0.40KN/m2(50 年);基本雪压值 0.35KN/m2(50 年)。地面粗糙度类别 B 类,风荷载体型系数 1.4。
        (3)建筑分类等级如下表:


        (4)墙体荷载:
        正负零以上:蒸压加气块,容重不大于 7.0KN/m3;正负零以下: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 12.0KN/m3。
        (5)柱网布置设计:
        柱网的布置设计需要兼顾仓库功能要求、结构经济合理性设计,确保结构受力合理,本次受限于场地位置限制,现有场地位置要求仓库设计采用单跨15m的要求,故采用单跨框架结构设计,通过加强措施使得结构满足设计要求。柱网尺寸为6x15m。本次设计结构采用后浇带的形式来满足伸缩缝要求,且在施工中采用加强措施。,少了后期因设缝而带来的漏水隐患。
        6基础设计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桩基设计参数可根据土层物性指标确定,土层的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及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由于堆载的影响,需要考虑负摩阻的影响,桩基属于摩擦桩,桩端持力层为砂土性质,中性点为0.7倍软土厚度,设计单桩承载力时将中性点以上的土层侧摩阻不计入,设计桩长26米,单桩承载力1200KN。
        7单跨结构加强措施
        单单从结构自由度角度来考虑,单跨框架是个静定结构(相对双跨或多跨,约束的增加即为超静定结构),对结构受力不利,主要体现在边支座的约束相比中间支座是弱的,地震作用时,对弯矩的传递不利,容易出现梁柱节点的破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加强:
        一个约束的破坏就导致结构整体的破坏,个别约束的失效并不决定结构整体的破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单跨框架也是不利的。
        (1)框架柱适当提高柱子的配筋率及配箍率,柱箍筋全高加密,楼板钢筋双层双向配置,增加柱子延性设计;
        (2)按强柱弱梁方向加,柱箍筋全高加密、梁弯矩调幅;
        (3)降低轴压比限值,增加大震作用下柱子的延性,位移角的限值适当提高(可以控制在25%附近);
        (4)若条件允许,可在单跨方向有隔墙的位置增设柱间支撑,柱间支撑可采用人字形、十字形、复合型等,材料可采用钢结构,两边和柱子铰接,以此作为多道抗震防线;
        (5)若工程比较重要,可增加“中震不屈服设计”,程序用采用中震的地震加速度,主要针对柱子进行分析,甚至可以做一个超限分析,验证该结构体系在大震作用下不倒。
        8结语
        单跨结构的设计一般不采用,从抗震性能的角度,单跨结构是比较差的,在中、大震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连续倒塌。碰到特殊类型要求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时,需要采用结构措施进行加强构造设计,也可以适当在一些部位增加混凝土墙,形成剪力墙,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少墙),地震作用下,剪力墙成为第一道防线,先于框架破坏,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3]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4]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5]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