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1黄文华 2黄杰华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4月下   作者:1黄文华 2黄杰华
[导读]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不断努力推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全球各国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校人数、建筑面积和用能设备急剧增加,人口密集,能源消耗面广,高校能耗占据了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0%,并仍将呈现刚性快速增长的趋势。

1广西南宁市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1黄文华      530000
2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黄杰华    530000

摘要:目前,全球多个国家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不断努力推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全球各国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校人数、建筑面积和用能设备急剧增加,人口密集,能源消耗面广,高校能耗占据了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0%,并仍将呈现刚性快速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引言
        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较大,如果建筑工程在给排水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则会致使建筑工程在正式投入运行以后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这和当前我国实施的绿色节能发展方针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需要积极贯彻落实节能理念,引入节能技术,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化、稳定性发展。
        1智能建筑设计应用排水节能
        节水技术作用建筑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只有确保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有助于环保型社会的建立,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智能建筑排水系统中也无可避免会出现管道锈蚀以及水阀门质量的问题,导致出现极为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在智能建筑入住过程中,排水系统的浮球阀门锈损问题极易导致漏水问题的出现,导致建筑的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运行,甚至对生活用水造成二次影响,被污染的管道系统也需要进行清洗处理。排水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排水系统的整体设计质量,节约水资源。智能建筑是以能源高效利用为基础进行建筑设计,因此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以节能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化设计应用节能型材料,降低智能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数量,继而达到智能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
        2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2.1变频调控技术的应用
        人们的生活用水量会随着季节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较为典型的就是冬季用水量要远远少于夏季用数量,不同季节内人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存在着一定差异。智能建筑采取全天水泵供水系统,将会导致水资源出现严重性浪费。在智能建筑中应用变频调控技术,可改变建筑物的给排水形式,对水泵的运转速度进行调节,根据智能建筑入住居民的用水情况改变水泵水压,缓解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资源浪费情况。
        2.2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中水回用是指通过将建筑小区中生产与生活中所排放的污水、冷却水等,通过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环节的有效处理,在建筑小区中进行再次回收利用,它是一项较为典型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小区中对中水回用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中,多采用生化处理方法对收集中水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后再次回收利用。



        2.3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模拟天然湿地,人工建造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结构并利用其与天然湿地相似的功能,利用物理沉积、生化反应、化学反应等特有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很好地净化污水,还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及增产,进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投资低、出水水质好,且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运维费用低。
        3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策略
        3.1合理的设计给水系统
        在进行给水系统的设计时,要准确的考虑到建筑物整个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在进行不同给水系统的设计。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时,为了减少淋浴器用水和其他的整体用水之间的相互干扰,应该分别设计两个独立的系统供给工人的浴室和办公室使用,而这两个系统的用水应该分别从室外给水管网上分别引入。此外,在进行实际用水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用水水量、大小、压力的高低等参数进行变压、变流量的供水。某目的是满足给水系统在用水要求的同时也能够达到一些节能的目的。
        3.2完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由于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普遍存在热水的大量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开启热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需要先放掉部分低温水之后才能正常使用。原因主要体现以下在两方面:其一,在设计中未考虑热水循环,高校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热水供应循环方式。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时还应考虑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热水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容易出现短流,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流较慢,水温较容易下降。其二,混合配水龙头的冷水和热水的进水比例不适当,若冷水的进水流速比热水大,使用混合配水装置时需要先放出部分低温水后才可以达到使用水温,可采取调节冷水对混合室的压力的措施,例如在混合水龙头冷水进水口设置一个冷水调节阀,使水温在开启热水装置后能够迅速地满足使用要求。
        3.3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
        水资源应用越发短缺,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不断强化。在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建筑施工产业需要改善大量用水的问题。智能建筑中的卫生器具以及水龙头等设备是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的主要设备。智能建筑在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新型节能产品,继而达到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目的。如在选择淋雨设备时,可选择红外线控制的节能淋浴设备,降低给排水系统的水资源浪费量。同时还要确保节水型卫生器具材质满足用水标准,保证智能建筑用户的用水安全。此外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各使用单位以及不同用水部位的供水计量,借助远传装置对用水量集中统计,采用数据分析的手段对智能建筑进行用水监控。
        3.4健全中水回收系统,提升用水效率
        首先利用屋顶、路面、广场、绿化带中污水收集系统,将收的自然水送入杂用水蓄水池中,然后对其实施绿化清洁后,进入中水循环系统。这样在绿化灌溉、路面浇水等作业中,就可以直接使用中水,从而减少对干净水资源的使用。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通常在蓄积自然水前,需要首先将其中的水完全清除,这样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蓄水池的清洁性。此外,对于中水,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洁净度会越来越多,所以其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整个建筑可以排水的设计是与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工程,它的特点也非常的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以保证整个给财税系统的设计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整个给排水设计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晔.浅谈智能智能建筑理论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5):63.
[2]冀玉平.浅谈智能智能建筑理论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居业,2019(05):138+141.
[3]涂翔.智能建筑中给排水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2):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