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技术在篮球馆气流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5月下   作者:胡畏
[导读] 采用CFD技术对某高校篮球馆整个空间的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馆内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气流组织方式适用于高大空间的馆场建筑,对类似的体育场馆空调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广东省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畏    510000

摘要:采用CFD技术对某高校篮球馆整个空间的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馆内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气流组织方式适用于高大空间的馆场建筑,对类似的体育场馆空调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大空间;CFD;气流组织
        0.引言
        高度大于5m、体积大于1万m3的建筑被称为大空间建筑。在进行空调设计时,高大空间独特室内热环境由其建筑特征所决定:(1)大空间外壁占比大,即外墙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大,室内环境易受到室外环境影响;(2)空间高度大,由于浮力原因,易产生竖直温度梯度(3)使用区域在整个空间占比小,因此环境控制区域一般被限定,且不同的区域因功能要求不同,对空调有不同的要求。正因为这些特点,合理的气流组织设计对高大空间空调设计尤为重要[1-3]。
        篮球馆作为空间高大的公共建筑,如何准确地预测室内的空气分布情况、设置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是暖通空调设计师关注的技术难点。目前有多种预测室内空气分布的方法,从预测成本、周期、可模拟的条件以及准确性、实施的方便性等综合比较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室内空气分布预测方法是CFD方法[4-6]。
        1.工程概况
        该工程篮球馆位于广东省内,总建筑面积40459m2,〔其中地上36200.9m2,地下4258.4m2)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23.1m;场馆内左右后三侧为观众区,可同时容纳4000人左右,中间为比赛区,左右两侧为非对称设计;相关模型信息详见图1。
        2.数值模拟
        2.1几何模型
        篮球馆长62.8米,宽66.4米,高20.5米;篮球馆内两侧设喷口送风;左侧设喷口11个,右侧设两排喷口,前排5个,后排9个;后侧旋流口送风,设两排,每排9个;送风口直径为320mm,送风速度11m/s;左右侧回风口均6个,尺寸为1200mm*1000mm,其中5个回风量为6540m3/h,1个回风量为3270m3/h;后侧回风口1个,尺寸为2500mm*1500mm,回风量为24000m3/h;左侧排风口8个,其中7个1000mm*500mm,单个排风量为1718m3/h,1个2000mm*500mm,排风量为6000m3/h;右侧楼梯中部设4个排风口,尺寸为2100mm*500mm,单个排风量为4500m3/h。
        2.2物理模型及数值方法
        2.2.1物理模型

        图1.物理模型
        2.2.2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1)控制方程
        质量守恒方程:微元体中流体质量的增加=流入该微元体的净质量
        动量守恒方程:微元体中流体动量的增加=作用在微元体上各种力之和
        能量守恒方程:微元体中热力学能的增加=进入微元体的净热流量+体积力与表面力对微元体做的功
        (2)湍流模型
        该空间气流组织属于低Re不可压非等温流动,RNGK-ε湍流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因此湍流模型采用RNGK-ε两方程模型。两方程模型:湍流动能输运方程及湍流动能耗散率输运方程。
        2.2.3数值边界条件
        1)室内空气低速流动,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空气密度符合boussinesq假设,同时考虑空气重力及由于温差产生的浮升力。
        2)送风温度为15℃,左侧喷口角度水平向下17°右侧前排喷口角度水平向下25°,右侧后排喷口角度水平向下20°。
        3)送风口采用11m2/s速度入口,回风及排风口总风量均为131966m3/h。
        4)座位区热边界按200w/m2赋值;运动员模型表面热边界按400w/m2赋值。
        5)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6℃,室内设计温度26℃。
        6)屋顶传热系数为0.27W/m2k,外墙传热系数为1.05W/m2k,地面热边界按照1.89w/m2。
        3.数值模拟结果
        3.1流场分布
        篮球馆内的随速度变化的流线图如下图2所示,由图可知,低温流体经喷口射流流入馆内,与馆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一部分回流至两侧喷口下侧回风口,一部分直接排出,以形成闭合环路。整个空间大部分空气流速处于0.5m/s左右,只有小部分空气流速处于0.2m/s以下;冷量能够较好地到达三个观众区及场馆中间,其中右侧观众台座位冷量分布相对较好,左侧冷量部分直接送入至场馆中部位置,作用于观众的冷量相对偏少;后侧观众台冷量获取很好,但由于直吹,到达观众区速度可到1m/s,流速偏大,会有一定的吹风感。
        3.2温度场分布
        图2为Z=-20m温度截面云图,由截面温度分布可知,场馆内大部分温度处于300k至301k之间,2m以下空间大部分温度处于300k左右。

         4.结论
        (1)场馆内部大部分空间空气流速处于0.5m/s左右,整个空间流场紊流程度较高,新风能够在室内获得较长的时间停留,通风效果较好;左侧观众区速度偏小,后侧观众区速度偏大,会有一定的吹风感。
        (2)全空间温度大部分处于为300K左右,2m以下空间大部分温度处于300k左右,基本满足目标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范存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23
[2]赵彬等.室内空气分布预测方法及比较[J].暖通空调,2001,31(4):82-86
[3]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2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版社,2001
[4]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一CFD软件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
[6]吴志彪.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气流组织方式、设计要点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