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 李亚宽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5月下   作者:李亚宽
[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为促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安全体系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结合城市和地区经验,探索城市安全体系的内涵,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梳理城市安全体系的内在逻辑,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规划体系入手,构建了一套面向操作层面传导落实的城市安全体系;明确了不同层面城市安全内容的定位、作用及要点,形成城市安全体系搭建的主要思路

山东省济南市汉宸国际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李亚宽    2501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为促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安全体系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结合城市和地区经验,探索城市安全体系的内涵,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梳理城市安全体系的内在逻辑,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规划体系入手,构建了一套面向操作层面传导落实的城市安全体系;明确了不同层面城市安全内容的定位、作用及要点,形成城市安全体系搭建的主要思路;以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安全体系探索为重点,提出了战略层面提前谋划、战术层面系统应对、治理层面措施落地的规划策略与管控措施。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改革
        引言
        总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发展整体目标,以及城市空间规划的改革领域关键任务,是在2020年构建统一的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在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等。由此可见,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入研究,对城市未来空间总体规划体系构建和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空间规划相关概述
        ①空间规划概念,“空间规划”这一概念来源于欧洲。在过去,我国度空间规划的观点仅限于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自这一概念引入之后,我国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将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等都纳入到空间规划之中。从空间规划的定义来看,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很大差异性。有部分学者借鉴一些国外经验,对空间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但却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发展国情;还有部分学者对空间规划的定义太过注重学术地位,忽略了一些政策属性。总之,关于“空间规划”这一概念,有部分学者表示是“基本规划”,还有部分学者认识是“实践过程”,也有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战略规划和政策发展导向”。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从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出发,认为“空间规划”代表着城市的空间发展指南,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为目标,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全面改革。②城市空间内涵解,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空间发展是核心部分。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建筑空间逐渐从内部空间发展为外部空间,进而形成城市空间。在我国建筑空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城市空间开展,以城市为物理实体,探索物理空间的环境及空间布局情况。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空间的研究以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等为主要内容。因此,建筑空间这一概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且对城市空间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空间内涵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重点强调空间的材料的属性,但却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属性。空间的社会属性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是一个政治过程,需要从历史自然的发展角度出发探索社会的发展过程。在现代城市空间规划中,需要全面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经济、文化传统、政策和法律的空间发展规律。因此,本文的讨论的城市空间不再是对传统意义上建筑空间的探索,而是对空间上社会发展过程、文化经历、行为意识方面的研究。
        2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
        2.1在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中统筹编制韧性城市专项规划
        从城市空间布局安全角度而言,台风、暴雨、洪涝、地震、地质灾害和火灾是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灾种。因此,笔者认为在专项规划层面可以编制韧性城市专项规划,即在综合防灾专项规划基础上,纳入海绵城市、城市防疫等新视角,并对各类安全韧性规划进行统筹和耦合,形成综合性更强的韧性城市专项规划。


传统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模式是将各单灾种防灾规划的内容进行机械叠加,形成综合防灾规划成果,忽视了各灾种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不是对各类韧性专项规划的机械叠加,而是各类韧性规划的有机耦合。例如,海绵城市规划中会结合公园绿地设置公共海绵设施,而在抗震防灾规划中会结合公园绿地设置固定疏散场地,但由于公共海绵设施和固定疏散场地对用地的建设要求差异较大,当两个规划独立编制时,很容易出现同一块公园既被作为公共海绵设施又被作为固定疏散场地的情况,从而影响规划的可操作性。即便其中某一规划编制时已考虑到与另一规划相协调,也会因缺乏系统性研究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基于此,编制韧性城市专项规划时对所有安全韧性规划进行有机整合,可有效弥补传统综合防灾规划的不足,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会根据灾害等级进行排序,同时根据触发关系对各类灾害进行耦合分析,对灾害进行综合评估。此外,防灾规划和防灾空间构建要在同一层面进行整合梳理,避免因过于零散而丧失整体性,使各类韧性规划能更合理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中。
        2.2积极加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师的素质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城市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设计人员没有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问题,很容易导致城市的规划内容太过单调。例如,设计人员在构建城市网络结构时,常使用大量的钢性结构来完成,大量建设各种建筑物,导致城市充满了很浓厚的钢筋混泥土气味,自然景观的和谐效果逐渐减弱。另外,有部分城市为了体现自然景观,在道路上强加绿化,使市民的出行非常不方便,同时有部分道路把自然空间与城市进行分割,城市的街道变得非常匮乏,使整个城市的景观效果没有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所以在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城市文化、城市空间布局出发,积极改善传统的设计理念思维,因地制宜对城市空间规划进行整体设计,并灵活利用一些柔性边界来减少自然空间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城市空间更加和谐统一。另外,城市规划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时代变化的发展特征,不断转变传统的设计思维,扩展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
        2.3利用城市收缩期,改善生活空间品质
        根据“塑造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的工作原则,合理再利用收缩城市中的空置建筑和用地,可作为提升生活空间品质的契机。第一,在进行人口规模预测时,依据收缩程度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与规模,有必要实现居住用地适度缩减,避免盲目新增用地,引导人口集聚发展,实现居住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第二,再利用空置用地,改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提升宜居性,并考虑将零散的小面积空置用地转化为绿色开放空间。第三,吸引居民流入/回流,提升社区稳定性,通过社区规划提升凝聚力。第四,增加住房多样性和公平性,建设提供经济适用房为更多的居民提供选择。第五,在住房数量远超过人口规模时,通过改造更新利用,将其转变为非住宅用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安全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探索的全面性工作,进行了部分的探索性工作,本文初步总结了现阶段的各项工作并进行思考,但从整体工作来看,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城市安全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城市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刘玉博,周萍.中国城市收缩空间尺度探析与典型收缩形态识别[J].北京规划建设,2019(3):42-47.
[2]吴康,龙瀛,杨宇.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的局部收缩:格局、类型与影响因素识别[J].现代城市研究,2015(9):32-41.
[3]李郇,杜志威,李先锋.珠江三角洲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与机制[J].现代城市研究,2015(9):36-43.
[4]周恺,钱芳芳,严妍.湖南省多地理尺度下的人口“收缩地图”[J].地理研究,2017,36(2):267-280.
[5]吴康.城市收缩的认知误区与空间规划响应[J].北京规划建设,2019(3):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