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   作者:丁毅
[导读]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熠熠生辉。阅读其文集著作,让我找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也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学生更获益。

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   丁毅

【摘要】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熠熠生辉。阅读其文集著作,让我找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也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学生更获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叶圣陶教育思想;预习
        叶圣陶,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是一代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经典童话《稻草人》,滋养了无数孩子的童年,许多优秀文作都收入语文教材中。叶圣陶先生耕耘在小学教育园地,敬业爱生,矢志不渝,师德高尚,学业精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创造了一套经验和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说:“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耸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高山,其中叶圣陶的活动一直延续到80年代,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上无人与之相比,一代宗师,万代垂范。”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极其丰富,读其专著文集,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获益颇丰。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四点心得体会。
        一、预习导航——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该用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可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天君。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所以,预习导航,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学生不会,要指导他们有效预习。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泉城》一课,我设计了如下一张导学单:
        1.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主要是生字词的音形义填空)
        2.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课文先总写济南有( ),然后分别介绍了济南的( )泉、( )泉、( )泉、( )泉四大泉群。最后再总写济南的泉水( )。课文按( )-( )—( )的结构来写。这种方法也叫首尾呼应。
        (2)济南为什么称为泉城?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用直线画出)
        其中设问导读的两个问题,从大处着眼,紧扣中心,既帮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又一下子帮助学生抓住文本重点,即课文对泉水的描写。预习,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探究课文的良好习惯,也为有效课堂教学助添了一把力。
        二、以画促读——在讨论中帮助梳理课文
        预习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教师也不能忽视的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当前学习水平等。例如,在执教三年级的《西湖》一课时,布置了学生事先预习,但是课堂教学不如我预设的那么顺利、理想。我猛然意识到是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眼前的是一群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紧张的快节奏,不能让孩子们沉入西湖的美景。于是,我停下了,改变了之前的教学计划,打算等一等孩子们,给他们时间讨论、予以纠正补充……理清文脉,是语文教学中首要关键的一步,把原本复杂的课文简单化,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条主线,这对后面的精读理解、巩固背诵等都有很大帮助。然而这一课,文章脉络、构段方式等不是很清晰,故先请孩子们讨论,来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以文中出现的几处景物为抓手(“山、孤山、孤山东边的白堤、西南的苏堤、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一边补充介绍,一边在黑板上勾画出西湖的粗略版图。学生兴致很高,热烈讨论,一边讲解景点介绍,一边读通了课文中的几个难句。
        我列出了如下的简要板书。

        图1 《西湖》简要板书
        以画促读,在讨论中帮助梳理了课文,而学生也确实在相互的讨论中,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
        三、咬文嚼字——在涵泳中品味遣词造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例如教学《小露珠》片段: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到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这三段都是小动物在跟小露珠礼貌地打招呼,实则也是在赞美小露珠。乍一看,构段方式差不多,句式很整齐,没什么要去深挖的,很简单。然而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不是。几个固定搭配,“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孩子容易混淆,随意组合,所以在教学时要引领孩子多揣摩、多体会,并采用多媒体播放最能体现特点的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牢牢地印刻在脑海里。其次,还应关注到小动物不同的动作的词,让学生结合动物的活动特点来理解,分别是“蹦”“爬”“落”,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咬文嚼字,精读品悟,也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与精深。
        四、举一反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和理想境界的高度概括。他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能力。”古语也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边教,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熠熠生辉。阅读其文集著作,让我找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也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学生更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