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多元化评价方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   作者:金爱珍
[导读]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下要改变简单、单向、浮躁的学生学习评价,努力探寻科学、多元化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永嘉县乌牛第二中学 金爱珍

【摘要】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下要改变简单、单向、浮躁的学生学习评价,努力探寻科学、多元化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关键词】评价方式  主体  多元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当多样化,可以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笔者尝试着用《新标准》的评价理念去指导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新标准》的评价方法有了新的认识,现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常规性(笔试)评价多元化
        常规性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方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成果所作的评价,以判断哪些目标已达到,哪些目标没有达到。此类评价一般运用于平时的阶段性练习中,它反映了学生在经过一个阶段的教与学以后,在指定的练习范围内达到目标的程度、还存在的问题以及学习中的薄弱所在。因此,我们要重视笔试评价的优化,笔试评价应把学生引向要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要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而不是机械做题,要开放思维而不是满足于一种思路、一种方法。试题难度应符合学生程度,以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惧怕数学,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1.改变试题的呈现形式,使试题多样化、情趣化、人文化。
        考试试题在注重“双基”的同时,应该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运用,减少“纯数学”的题目,把考试的评价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设计有不同解法或答案不是唯一的开放题。例如: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50名男生的体能情况,从该校七年级抽取50名男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把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频数的比为1:3:4:2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可提出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第二小组的频数和频率”等等数学问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不同,所提出问题的深度也不同,有利于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发挥。
        2、笔试和实践评价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价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想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而动手实践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本学期,组织了几次动手实践活动,如:寻找生活中的数与轴对称图形、测量旗杆的高。一学期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次作品,作为动手操作活动的测试内容,放入成长记录袋,来记录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动手去搜集整理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学生自我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往往是被评价对象,教师是绝对评价者,家长一般是观望者的评价状况,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自我评价是自主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因此,要让学生要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每次考试下来,让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即便是粗心大意也要找出当时出错的想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想一想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发展。
        2、同学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他们交流想法的最好时机。布置任务后,做出这样的规定:“先自己想想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在组里说出你的想法,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对他的说法,其他同学都要提出看法,这样要求后,同学们都能大胆地对别人的看法进行评价。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养成敢争、敢驳的习惯。既锻炼了思维,也培养了团结合作意识。
        3、教师评价。对学生课堂作业、单元练习及测试等,由教师批阅,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教师可分项进行评价,即从工整美观、成绩、创新解法四个方面给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对于学困生我们可放宽要求,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家长评价。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发挥家长的力量,使之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使其与老师、学生的力量合而为一,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最优良的环境,无异于给新课程改革实验添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为此,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并进行评价。
        三、评价方式的层次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的时候闪光,我们要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就会激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为此,我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延迟评价:当学困生回答错误或一时找不到思考方法时,对他们的回答采取延时评价,用简短的激励性语言加以评价。如:“别紧张,好好想一想,会有答案的。”“你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会有错的,要相信自己。”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让他们都说出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全部展示出来后,再做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2、分层评价:目标是学生努力的方向,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理念。因此,目标的确立要因人而异,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后进生有“奔头”。
        生命因为欣赏而散发美丽,课堂因为评价而充满活力。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价中联系生活实践,把冰冷的考试赋予人性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开放学生思维的时空,实施延迟性评价;加强校内外结合,实施多元化评价;注重激励性评价和建议性评价相结合。让数学学习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胡小伟 俞斌·教育评价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3】王丽兵·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2004年12月
【4】高凌飚·新课程的评价问题 ·2006年10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