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虹丽
北京市顺义空港医院 北京 1013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急诊科收录的131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1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6例,对照组65例,分析研究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抢救成功,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23人,并发症发生率为35.38%,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8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χ2=9.8110,P=0.0017;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的区别,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在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安抚患者的心情,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干预价值
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的急性心肌梗死,其危险程度较高,导致患者死亡的机率较高,如果在入院期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那么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死亡,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致死率,并减少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的几率[1]。在医学比较发达的今天,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急诊护理水平也是影响救治效果的因素之一,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最大程度的完结患者的生命,并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干预是如今护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以1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区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急诊科收录的131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1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6例,年龄在26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66)岁,对照组65例患者的年龄在29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22岁),研究内容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所录用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要求,一般资料的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
1.2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症护理,常规的急症护理包括的内容为一般常规需要进行的项目,例如进行患者病情资料的交接,患者病情的评估等,护理人员配合医生给患者的治疗与检查等等。
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干预。
(1)将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在接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电话后,需要迅速的准备好急诊需要的一切用品,包括药品以及器械等,并保证在接诊5分钟内进行诊断[2],与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做好沟通,进行病情预判,做好抢救的准备方案。
(2)护理人员需要在10分钟之内就将患者安排妥当,初步的评估需要在2分钟内完成,完成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需要在4分钟内完成。
(3)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指导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3],缓解现在紧张的情绪,并每日天做好检查记录,督促患者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4)在患者的病情评估完成之后,需要做好正常的交接工作,将患者转移到相关科室,并告知相关可是需要做好接诊急诊患者的准备,将患者安置完成后,完成交接手续[4]。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抢救成功,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23人,并发症发生率为35.38%,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8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χ2=9.8110,P=0.0017。
3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的急性心肌梗死,其危险程度较高,导致患者死亡的机率较高,如果在入院期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那么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死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抢救成功,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2.12%低于对照组35.28%。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在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安抚患者的心情,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芳.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4):139.
[2]韩成成.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7):165-167.
[3]刘珊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63.
[4]韩艳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