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川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卫生院 6575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施行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本院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选取2020年本院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接收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接收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提升护理质量可以促进患者的质量与康复,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1]。质量控制小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2]。本文选取本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进行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20年7月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2020年7~12月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22~46岁。观察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23~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
观察组施行质量控制小组模式,护理部门与科室合作组建质量控制小组,通过对任务的分配,具体成立小组包括危重患者管理组、护理文书管理组等。每个小组由3~5人构成,并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针对质量控制标准,使用严格的质量控制举措,完善现行的监管体制,对各科室展开全面考核,并整理与分析考核结果,告知各科室护士长,经讨论总结出全面的优化举措,落实效果评价工作。
1.3观察指标
整理并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水平越高(压疮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医院感染控制、危重症患者管理、护理安全管理)。
记录并对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误吸、感染、坠床)。
记录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3两组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3讨论
医院运行管理中护理管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医院员工中占比较高,在保证医疗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较广,在病房、手术室等场所均涉及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管理效果有助于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院护理水平,防止出现护理不规范情况[3]。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由护士长进行整体负责,在工作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经常造成护理问题,影响护理管理质量[4]。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形成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护理质量[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在本院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后,各小组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晰,护理人员可以确保自身职责得到落实,在完成护理工作前提下提高了护理管理效果。护士长在了解各科室实际情况后与各小组讨论,并保证各环节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各科室之间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助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满足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晓娟, 史生萍. 初探病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8, 012(001):204.
[2]姜琦, 张小利, 谢红梅.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 吉林医学, 2016, 37(010):2593-2594.
[3]徐宝兰, 万淑琴, 洪金花,等. 专科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压疮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6, 14(027):2818-2822.
[4]曲海芹, 江敏. 质量控制模式在麻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 2018年27卷17期, 85-86页, 2019.
[5]王进华, 孔德明.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08(v.23;No.404):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