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   作者:尹晓林 姜冬梅
[导读] 目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标本在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不同结果的差异
        尹晓林  姜冬梅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标本在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不同结果的差异,探讨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标本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从我院检验科的电子病历中选取310例,从每周接受标本检验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每天选取62例,按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5例按照常规检验流程进行,分析组1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分析前阶段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结果。结果:分析组(99.35%)的合格率大于对照组(87.10%),分析组(1.29%)的出错率小于对照组(6.45%),分析组(1.290)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87)
。结论: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标本质量,从而提升医疗检验质量,有利于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检验标本;护理干预;质量控制;
        随着当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种精密检验仪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检测结果是否能如实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决定了诊断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标本质量控制成为当前医疗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1]。对于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过程中和分析后三个部分,其中分析前的干预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视。通过查阅资料并加以分析可发现在过程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相对完备,在分析前阶段实施干预措施还存在很多疑点,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所以说,做好分析前的护理干预,提升样本质量是检验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本次研究通过对随机选取的310例标本进行分组干预分析,比较探究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2020年9月期间各种类型检验标本310例,主要包括血液标本、体液标本等,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155例。
1.2入选筛除标准
        入选标准:(1)标签明确;(2)无破损污染;(3)标本数量满足临床需求。
        筛除标准:(1)标签模糊不清,记录不明;(2)盛装标本的容器破损或者容器错误,样本污染;(3)标本量过少;(4)接收时间超过规定时限[3]。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标本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按照正常检验流程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出现的问题。分析组于分析前阶段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所有标本的收集、检测都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把控标本质量,并根据评价标准对所有样本进行判断,将合格的标本及时送检或在适宜条件下保存,对于不合格的标本要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及时反馈。(2)医院检查时可能包括多种检测项目,就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标本,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合格的专业知识,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统一培训。(3)在采集标本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的意识得到提升,自觉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标本质量。(4)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标本信息登记,减少信息缺失等现象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1)合格率;(2)出错率;(3)医患纠纷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标本合格率比较
        分析组(99.35%)的合格率大于对照组(87.10%),差异有意义(P<0.05)。

2.2两组标本出错率比较
        分析组(1.29%)的出错率小于对照组(6.45%),差异有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临床上对于患者检验标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要通过实践逐渐建立起标本的质量控制系统。由于在样本采集、收集、保存的过程中设计多个环节和工作人员,检验所耗费的时间也较长,整个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就需要将护理干预模式与检验各个环节相结合,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标本[4]。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也影响着标本质量,若护理人员缺乏对标本质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松懈对待,将会导致许多问题出现,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而在标本分析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因频繁取样而带来的烦躁感,提高患者对取样过程的依从性。临床护理质控属于全程性、连续性的管理措施,主要是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因此,标本的采集、管理、保存对保证临床检验结果有积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各项操作,及时报告不合格标本,做好相关登记,加强对护理人员、患者与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充分了解与认识合格标本的意义和价值。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检验质量,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可以保证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本研究显示,分析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出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临床标本检验中使用护理质控,可以显著提高血液标本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由此可得,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样本质量,既增加了工作效率,对于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标本质量与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降低误差发生率,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完整,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袁冰.对进行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49-50.
[2]何敬远.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其针对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7):201+204.
[3]吴彦晔.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血常规检验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作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57-158+191.
[4]何仁丰.影响临床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8):19358-19359.


你好,最后总结的时候可不可以将出错率,纠纷率,合格率具体再分析总结下,比如纠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经过护理干预后关于某些纠纷得到了改善,标本收集的具体方法可否详细哈,就是如何收集,每天收集多少进行分析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