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VTE防治体系建立前后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   作者:胡建平
[导读] 目的:探究基层VTE防治体系建立前后对比
        胡建平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庆400800
         
        [摘要]目的:探究基层VTE防治体系建立前后对比。方法:随机调取2018年住院患者1000人次作为对照组,随机调取2019年住院患者1000人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行VTE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组采取VTE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并发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基层VTE防治体系建立后,效果理想。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住院时间;并发症;应用效果;预防措施

        血栓栓塞综合征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类疾病主要因为患者的静脉血流依赖于呼吸时胸腔以及肌肉收缩挤压等进行运行,并且自身的回流比较缓慢,与此同时其静脉血管内部的压力比较小,尤其在危险因素出现以后,一定程度上导致血栓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1]。当患者的血栓形成以后,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栓子通过循环侵入的方式至患者的肺动脉,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预防,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同时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调取2018年住院患者1000人次作为对照组,随机调取2019年住院患者1000人次作为观察组。纳入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2月。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行VTE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主要采用常规抗凝治疗。
        观察组采取VTE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VTE风险评分(Caprinin评分表和Padua评分表),Padua评分表主要内容包括11项VTE危险因素,若Padua评分低于4分则表示低VTE风险,若Padua评分高于4分则表示高VTE风险。危险因素主要有:活动性癌症3分(存在远处转移或者半年放疗以及化疗);既往存在VTE疾病史者;制动3分(不管是否是患者自身原因还是患者基于医嘱,患者均需要进行卧床休息,并且休息的时间最少为3天);血栓形成倾向3分(主要内容包括蛋白S缺乏、Lcidcn因子突变以及凝血酶原的突变等);患者在1个月内出现创伤或者存在外科手术史者2分;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1分;心脏或者呼吸明显衰竭的患者1分;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存在缺血性中风的患者1分;存在急性感染者1分;采用激素药物治疗者1分。同时采用Caprinin评分表对VTE进行评估,主要内容有近1个月以内是否存在大手术、输血史、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间、是否存在中心静脉置管等。
        另外对于高VTE风险的患者,再次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超过65岁者为1分;存在脑卒中疾病史或者胃肠出血疾病史者均为1分;近期内出现心肌梗死、重度贫血或者肾功能障碍者均为1分。最后总分0分表示低风险;1分或者2分表示处于中度风险;超过3分表示处于高风险。(其中肾功能更障碍表示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超过133μmol/L)。并进一步予以相关预防措施,并予以抗凝、溶栓治疗等,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并发症、死亡率。
1.4指标评价
住院时间指患者从考试入院评估至出院时间;出血并发症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出血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19.0分析进行统计,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计量资料如住院时间以(x±s)表示,t检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计数资料均以%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更低,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属于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且需要进一步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对患者机体的危害比较大,患者此类症状的患者,可能因为血栓栓塞的原因从而导致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另外淋巴性水肿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肿瘤病变的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近几年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2]。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静脉血栓栓塞防治体系前后对比的效果。
        研究结果观察发现在实施静脉血栓栓塞防治体系以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并且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更低。说明静脉血栓栓塞防治体系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静脉血栓栓塞防治体系主要基于Caprinin评分表和Padua评分表筛选出高风险人群以及低风险人群,进一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出血风险评估,予以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效果理想[3-4]。本次研究结果与门学千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5]。
        综上所述,基层VTE防治体系建立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夏艳珊,杜威,彭伶丽.基于Autar评分的VTE护理对策系统在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000(007):34-36.
[2]鲁洁.医院对于收住新入患者存在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护理评估和预防[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09):P.153-153.
[3]林静,郭秋红,林颖.胸外科肿瘤术后VTE形成原因及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10):147-149.
[4]姬振伟,徐奎,吴鹏,等.膝关节镜术后VTE的发生率及其抗凝策略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08):28-32.
[5]门学千,李贺明,董茜,等.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现有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8):67.



项目名称:基层VTE防治体系建立前后对比研究
项目编号: 20190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