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霞1 伍满群2 杨恒2 向静2 毛泽丽2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省 4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均开展呼吸训练,A组为胸式呼吸训练,B组为腹式呼吸训练,并对比训练效果。结果 训练后B组肺功能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膈肌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式呼吸训练应用到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可改变患者呼吸动力学指标,提升肺功能及膈肌功能,有利于缓解疲劳程度,并提升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式呼吸训练;胸式呼吸训练;亚急性期脑卒中;呼吸动力学;肺功能;膈肌功能
亚急性期脑卒中一般定义为脑卒中后2周到2月阶段,亚急性期脑卒中其水肿已经被明显吸收,占位效应减弱或者消失,不需要住院治疗,病情多稳定,且在缓慢恢复当中。该阶段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预防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然而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该阶段患者易出现病理性疲劳感,不仅不利于康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研究指出通过呼吸训练可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康复训练的顺利展开及确保训练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1]。而本次纳入研究腰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4例,并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不同呼吸训练方式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4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文件,且康复训练距发病初病程时间均为8-20 d范围内。同时排除沟通及精神异常、依从性较差患者。A组男女比例18:14,年龄均值(59.65±5.54)岁,病程均值(50.67±6.23)d。B组男女比例17:15,年龄均值(60.23±5.81)岁,病程均值(51.30±6.44)d。对比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治疗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展开3个月的康复训练,并予以相同内容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A组患者以胸式呼吸法进行呼吸训练,取患者平卧位,指导其放松并用鼻吸气至胸部隆起,保持3-5s屏气时间后经口腔呼出,重复训练5-10min,2次/d。B组患者以腹式呼吸法进行呼吸训练,患者全身放松后取患者平卧位,膝髋关节成舒适微曲位,并将其右手置于腹部,左手至于胸腔。指导患者用鼻吸气至胸部隆起,保持3-5s屏气时间,后护理人员需用手对腹部施压并经口腔呼出,并在呼气末对患者膈肌进行震动和牵张干预,重复训练5-10min,2次/d。
1.3 指标观察
将两组患者以下指标进行对比[2]:(1)肺功能FVC、FEV1、FEV1 /FVC指标,以肺功能仪检测;(2)呼吸动力学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平均气道压、呼吸压力、血氧饱和度指标,以医用呼吸机检测;(3)膈肌功能包括平静膈肌肌电、最大膈肌肌电,以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
B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即大脑血管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破裂或堵塞,引起一系列相应脑部神经功能障碍,可以表现为偏瘫、言语不能、大小便障碍或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以导致生命危险。脑卒中最大的特点是发生快、症状重,并且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一般来说病发4.5h-14d内为急性期,这一时期可以给予卒中相关正规治疗,在这一阶段病情尚未完全稳定,可能有进展加重风险,一般需要住院治疗。而在2周-2月之间为亚急性期,该阶段不需要住院治疗,病情多稳定,且在缓慢恢复当中[3]。而2月-6月之间为恢复期,以康复治疗为主,同时注意卒中再发的预防。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如果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较严重,可以坚持康复治疗,但一般效果较差。
针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来说该阶段也积极地积极地展开相应的康复训练,可改善其预后质量,减少相应后遗症的发生。因为病发后患者脑部供血及供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进而导致脑神经及细胞的坏死,而呼吸训练对于此阶段患者来说,其可以改善呼吸动力学指标,并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及膈肌功能。除此之外人体的膈肌是受意志控制的,也就是可以控制它的运动。当膈肌收缩的时候可以协助吸气,当膈肌舒张的时候可以协助呼气,而当膈肌和腹肌一起收缩的时候,可以增加腹压及提升肺活量,增加呼吸周期中的通气量[4]。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动脉氧分压,增加机体供氧量,并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而本次就不同呼吸训练方式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结果呈现B组肺功能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膈肌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部呼吸法的效果优于胸部呼吸法,其通过腹部施压及对膈肌进行震动和牵张干预,使患者的膈肌功能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从而也相应地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动力学指标,起到肺功能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将腹式呼吸训练法应用到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训练中,其训练效果显著,预后意义积极,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璐,程怡慧,张秀,等.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膈肌运动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1):987-991.
[2]刘玉斌,魏伟,荆丰德.高压氧联合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0,27(4):435-438,471.
[3]冯慧,付娟娟,开绍江,等.Breath-link呼吸功能评估在老年卒中病人吸气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5):23-26.
[4]王晓宁,尹正录,王继兵,等.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7):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