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推演机体规律的数理逻辑依据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   作者:方毅超
[导读] 取象运数类比方式从古至今都是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
        方毅超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00
        摘  要  取象运数类比方式从古至今都是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数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演人类机体的规律,从而实现认识机体、养身保健、就医祛病等方方面面的功效,是构建《黄帝内经》的基本体系依据,本文研究的几个方向主要包括:1. 以数理逻辑推敲人身规律;2.以数理逻辑构建气候与机体精神关联;3.以数理方法奠定中医针灸学术基础。《黄帝内经》这本著作不仅是先人的智慧高度凝聚的结晶,也是中国优秀的中医文化与数理逻辑传承与完善的传世之作。
        关键词: 数字 数理逻辑 中医 中医思维
        数字是表达数目的方式之一,数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紧密联系,数字是对文化逻辑性表达的递进性促进,同样是保证优秀中国文化传承的条件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既定历史基础上,如果在现有社会条件越发发达的基础上去更好的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及价值所在,是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道路方向。
        研究可以发现《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但其内容又不仅限于医学,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其中不乏与数理逻辑演算相互交叉,这是一本关于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综合性著作,时至今日,当今的社会科学以及自然文化仍然从中汲取其思想内容。研究《黄帝内经》会发现,其著作内容写作于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年代,对诸子百家的学说多有吸收,并深受其影响,同时黄帝内经中的行文方式也是古代人注重数理逻辑的重要结果。

一、以数理逻辑推敲人身规律
        我们通过研究《黄帝内经》可以发现,数字与人体生命的规律是普遍联系的,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机器可以将人类身体里的生物结构以及基因数据进行分解后通过过数据表达出来,如同生物学发现的脉络一样,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对人类以及生物进行分析,用数据来表达其中的逻辑并探索掌握规律的存在。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提及女性生命“二七而天癸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与其相对称的男子生命以八为单位来计算,“丈夫八岁,肾气实,长更齿……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男女分别以七、八为单位论述了每个阶段,身体到达的外形状态以及内在的身体变化,古代生命以女人七岁为代表,男人以八岁为代表,为什么是七同八,这与古代的数理这些相关,古人早就发现客观世界存在着无限的数量关系以及规律性,认为数是决定万物存在的本质力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中提及:“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数理哲学认为数始于一,而终于九。一为阳,代表天,二为阴,代表地,人生与天地之间,所以用三代表人,而天地人又合而为三,三三为九,与九野之术相对应,所以人有三部脉,每部各有三候,根据它去决定生死,诊断百病,调和虚实,去除疾病,而九加一为十,十又是一的开始,所以说始于一终于九,所以女子以七为单位,男子以八为单位,而不会出现至数九。
         而上方引用到《素问·三部九候论篇》里三部九候的内容更是通过数理哲学的相关分析,对病情诊断以及判断提供了逻辑依据,三部指诊脉的部位即头、手、足上中下三部;九候是指每一部分中又分为天、地、人三候,共得九候。上部分为天地人三部,上部之天用来诊断头角之气,上部之地用来诊察口齿之气,上部之人用来诊察耳目之气。中部之天用来诊断肺脏之气,中部之地用来诊断胸中之气,中部之人用来诊断心脏之气。下部三段用来诊断肝脏之气,下部的地用来诊察肾脏之气,下部的人用来诊察脾胃之气。总之,三部之中,各有天,各有人,各有地。三候为天,三候为地,三候为人,其中三三相乘,合为九候。脉有九候,对应地之九野,以及人之九脏。可见《黄帝内经》用以数理哲学的方法来归纳人体生理结构分布以及概括生理功能,从今天的医学科研角度来看,这些与生理相关的数理哲学未必能够成为当今医疗研究以及养生健康提供
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是这一思路是值得赞扬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这里提到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在上下天地,还是四方之内,无论是地之九州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相同。这里通过数理之间的联络,反映了天地阴阳之间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规律的变化,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古人通过对数理与身体之间的联系,很好的总结了一套养生的行为规范之道,

二、以数理逻辑构建气候与机体精神关联
        中国文化中科学与医学自古就是相通的,遵守天地之间的法则和规律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人类的生命演变自然也有应该遵循的规律,一年三百六十天分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气,所以一年分为七十二个候,二十四节气,《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讲四时之气与人的精神情志相联系,人作为天地之气化生的产物,生命活动以及机体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与自然之气相通。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本处提到四季中的第一季,春三月按二十四节气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节气,无论是万物复苏还是人体生机勃发,这三个月中机体应当顺应春生之气,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着生发之气而舒畅。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的三个月,是草木繁盛的季节,按照节气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草木开花结果,《黄帝内经》中提到人的机体应当保持心中没有郁怒,如同天地交通,使得阳气疏泄于外,如果不遵守养长的方法,违背这些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泻。奉藏者少。”秋季三个月草木自然成熟,天气劲急,地气清明,身体机制应该适应这种环境,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敛,不急不躁,储藏内力。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个月按节气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这个季节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不能扰动阳气,使得意志如伏似藏,心里充实,不得频繁消耗阳气。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这篇里的内容,通过二十四节气、四季、三月等数理逻辑的内在关系将四季更迭与人的神情意志以及身体机能的改变相关联,总结出一套依据气候变化而应当遵守的养生规律,当时在中国古代的生活背景下,人们无法通过对生活以及疾病的症状观察和研究,确立一套健全的医学理论体系,但是迫于对养生和延年益寿的主观追求,以及防止疾病的侵袭,人们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以及建议,归结出一套基于对人体季节性变化、疾病暴发概率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我们的祖先发挥其聪明的才智将一切普遍联系着而又不断发展的事物相关联,推演出天地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作为养生、治疗的基础。
        《内经·生气通天论篇》提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而中国古代文化中出现的“五”为单位的计数不在话下,“五脏、五行、五色、五味等”这一系列的数理与人体机能之间的关系。“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宫”泛指五脏,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无味的营养,但是,贮藏经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害,过食酸味,会使肝气集聚,脾气会衰弱,过食咸味,会使骨气受伤,肌肉衰退,心气也就郁结了;过食甜味,会使心气喘闷,肾气就衰弱了;过食苦味,会使脾气濡滞,胃气也就薄弱了;过食辛味,会使筋脉渐渐衰败,精神逐渐颓废,所以这里提到,要谨慎地调和五味,才能使得谷歌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
        《灵枢·五色》该篇是论述五色诊的重要文献,脏腑以及肢节的病变都会反映于面部,各有其分布的位置,依据面部色泽的变化以判断疾病的深浅、发展程度以及转归。其次论述了颜面对应的脏腑分属部位,举例说明其表现气色与疾病的关系,论证了脏部五色对诊断疾病的依据可靠性,更指出五色和五脏的密切关系。“其色粗以明,沉天者为甚。”如果病人面部色泽微亮的是病轻,沉滞晦暗的是病重。“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如病色向上走的病就会加重,如果向下走如同浮云散去就是要治愈了。古代的医疗水平并没有现代发达,没有器械辅助人类去提早发现以及预防疾病的产生,但是他们认为根据面部肤色的走向对应身体的病症,五色对应五脏六腑,因此通过脸部五官对应脸上各部位的分部病色的变化,将人体器官的趋向于面色相关联,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医望、闻、问、切诊断法中的一条。“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通过观察眉宇之间的其色,色现浮薄光泽的是风病,色现沉滞晦暗的是痹病、病色出现在面部下方的是厥病,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半规律,总的来说,要分别根据色泽说明病变的程度。“以五色命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以五色与五脏相应的关系来说:青色属肝,赤色属心,白色属肺,黄色属脾,黑色属肾。
        《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里提到天供给人们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在心肺,使得面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由口进入,藏在肠胃里,所藏的五味,来供养五脏之气。五气和化,就有生机,再加上津液的作用,神气就会旺盛起来。以上的文字是《黄帝内经》里部分提及的五行、五色、五味、五脏之间的关系,古人通过对天、地、人的内在关系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法则,并且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合,以同样的数字为单位,更以倍数的关系扩展延伸内在的脉络行径,通过世世代代人的总结和经验汲取,将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传承至今。
三、以数理方法奠定中医针灸学术基础
        《黄帝内经》一直以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作为最早的中医理论依据,后来的中医学也是在《黄帝内经》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完善与探索,才使得中医药学能够独步于世界医药之林,不断地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医疗保障提供贡献。其中最为显著受其影响的就是针灸学,其中黄帝内经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人由于受自然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影响,行程了生理、病理上不同的特点,从而解释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渊源,“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黄帝内经》中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产生与各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与地形气候以及饮食相关联。住在东方地区,靠近海边,喜欢吃鱼盐,肠胃容易内热,易生痈疡用砭石疗法;居西方者,疾病多由饮水、情志引起,因此内脏易冰,所以需要药物治疗,北方者多饮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寒凉,因此使用灸焫疗法;而南方地区,地势低洼,喜食酸类及腐臭食品,所以容易发生拘挛势湿痹等病,需要使用微针疗法。这些论述包含着医源以及医理,为后世中医在临床中把握因地“治”宜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灵枢·九针十二原》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而针具何以为九的原因于古人的数字崇拜有关,之前文中提及过古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数字与客观世界存在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数理逻辑存在于万物之间,是世界的本质,决定着世间万物的存在方式,于是数理逻辑贯穿于整个古代的社会实践中。“九”为数字之极,因此针具最多也有九种。十二原,指十二原穴,文中提及“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五脏联系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十二原穴出于四肢关节,四关原穴主治五脏病变。“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所以五脏有病,就应该取十二原穴。“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因为十二原穴,是五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因此五脏有了病变,应该反映到十二原,而十二原也各有所属之内脏,了解原穴的性质并且观察他的反映,就可以知道五脏的病情。我们这里举例的其实只是《黄帝内经》中提及针灸疗法相关内容的一小部分,通过数理的逻辑联系,证明了人体五脏、六腑、九针、十二原之间的理论体系,这是《黄帝内经》对于中医后世研究针灸方面伟大的重要贡献。
        《黄帝内经》将天地人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至“十”这基本的十个数字,在古人的眼中,这十个数字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是决定世界存在方式的根据,这样的数字已经具备了非凡的意义,是古代人生活、行为、养生、生活的依据,也就是数理逻辑的基本框架。
《黄帝内经》通过这个数理逻辑构建的简单框架可以将复杂的世界、人体的结构、病理的现象、治疗的手段融为一体,并且供后世参考至今仍极具研究价值,不愧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黄帝内经》不过是医学体系方面的著作之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在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在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中,中医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之一就是重拾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里越发繁茂,《黄帝内经》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①姚春鹏 译注:《黄帝内经》,中华书局2014年版。
②姚春鹏、邢玉端:《<黄帝内经>的数学思维》,《中医杂志》,2013年第16期。
③杨宝琴?、王悦?、孟庆刚?等:《针灸学在<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地位》,《中医针灸》,2001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