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1 2黄琳2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深圳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深圳 518001
摘要:
肌肉力量是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们随意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肌肉力量水平的测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篇文章主要简析目前等速肌肉力量测试方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1.前言
肌肉力量是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们随意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它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体能要素之一,而随着对肌肉的了解,我们对于肌肉力量本身的关注也开始增多,良好的肌肉力量水平对于赢得比赛的胜利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对于肌肉力量水平的测试受到了极大地关注,检测肌肉力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等长测试,等速测试,等张测试等多种方法,等速测试可任意调节速度10-500/s,设定后速度保持不变,阻力可变且为顺应性阻力并且与运动速度有关,运动幅度全幅或半幅,可反映关节运动中任一点的力矩值。
2.等速测试方法简介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因其在肌肉力量测试和力量训练方面具有精准度高、不易受损伤、康复效率高等独特的优势,而在体育科研和训练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已普遍成为运动员肌肉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定的一种客观指标,并且是评定肌肉力量特征的黄金指标[[]]。目前国内外运用等速肌力进行力量测试与评价的研究膝关节的最多,躯干以及踝关节的较少。当前等速肌力测试已经被公认为肌肉功能评价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优方法。
3.等速测试的优势
将等速肌力测试与徒手肌力测试相比较,有研究发现对一组肩关节伤病患者的肩内外旋肌力进行徒手肌力检查,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等速肌力测试,发现徒手肌力检查是正常的患者,等速肌力测试则发现二侧肌力存在有13%到28%的差异[[]]。同等张测试和等长测试相比,等速测试不仅可以弥补等张测试仅能在运动范围的某一部分达到最大收缩且效率不佳,并且会因为疼痛和疲劳等因素,只能按最低肌力输出而定,而且速度难以控制,导致结果难以重复的缺点;还可以弥补等长测试无法反映整个关节运动中的肌力大小,在利用其进行肌力训练时,不利于肌肉耐力的强化等缺点。同时它还可获得肌肉作功能力、爆发力及耐力等数据,以及清晰的力矩曲线,因此等速运动在肌力测试和训练上明显优于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4.等速测试的应用
目前,等速技术在各专项运动员肌肉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的内容也更加周密和具体。经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及其特征要求不同,就某一关节、某一肌群,把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力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到不同项目运动员同一肌群的不同工作特点,了解其肌肉发力及做功、能量代谢特征,可以为选拔和训练运动员提供科学论证[[]]。而对于同一项目运动员,其参与工作的肌群是相对固定的,可以通过对优秀运动员主要肌肉的等速测试,得到反映该项目运动员肌力特征的数据,以此作为参照对其他运动员的肌力进行评价,也可为该专项训练提供针对性的参考[[]]。郭黎等[[]]研究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下肢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等速肌力表现时发现优秀男子击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双侧不对称,女运动员不对称表现不明显。
Girold等[[]]通过等速技术对阻抗训练以及辅助训练后的肌肉力量评价,进而观察了阻抗训练以及辅助训练对100m爬泳成绩的影响。综上可见等速测试不仅可以帮助选拔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而且可以为专项运动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参考。等速测试在运动损伤的预防和肌肉功能的康复中应用也极为广泛。两侧肌力的自身比较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两侧肢体的肌肉功能基本对称的基础上。一般认为左右同名肌群力矩缺失百分比>10%易造成弱侧损伤。研究发现优势侧与非优势侧的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术后进行等速肌力康复训练对肌力恢复有明显的作用[[]],而利用等速测试下腰痛患者进行测试,发现肌力的大小同慢性腰痛有直接关系,通过标准躯干锻炼程序锻炼躯干肌,提高肌力,有利于减轻腰痛[[]]。
5.小结
我们国内在等速肌力应用研究方面缺乏长期跟踪监测研究运动员关节肌群的等速肌力情况。从等速肌力测试仪器发明到现在,国内将等速肌力测试仪器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是用于对不同项目运动员各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与诊断,通过相关指标来定性说明肌肉力量之比是否合理。然而,这些研究全仅仅是测试与描述,对测试后的长期监测研究很是缺乏。在此,建议国内科研人员应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对不同项目运动员进行长期跟踪监测研究,从而有效达到降低运动员关节损伤发生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毅.等速肌力功能测试和训练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1):44-47.
[2]Chan KM.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sokinetic in sports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M].Williams&Wilkms Asia-Pacific Ltd,Kong Hong,1996.
[3]Rosentswieg J,Hinson MM.Comparison of isometric,isotonic and isokinetic exercises by eleetromyography[J].Arch Phys Med Rehabil,1972,53:249-252.
[4]檀志宗,王晨,等.不同项目女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特征的比较[J].体育科研,2007,28(5):46-49.
[5]黄志刚,周里,等.优秀散打运动员膝/肘关节等速测试与站位攻防技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85-90.
[6]郭黎,陈文鹤,等.优秀击剑运动员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2):163-166.
[7]Girold S,Calmels P,Maurin D,et al.Assisted and resisted sprint training in swimming.J Strength Cond Res. 2006;20(3):547-554.
[8]Yildiz Y,Aydin T,Sekir U,et al.Shoulder terminal range eccentric antagonist/concentric agonist strength ratios in overhead athletes[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06;16(3):174-180.
[9]刘晓鹏,安华,于长隆.应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价膝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康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27(3):286-289.
[10]Bayramoglu M,Akman MN,Kilinc S,et al.Isokinetic measurement of trunk muscle strength in women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1,80(9):65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