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减轻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   作者:雷蕾
[导读]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雷蕾
        苏州吴中区金庭地区人民医院 江苏省 苏州市 215111
        【摘要】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癌症患者临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患者负面情绪,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信心,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应用效果
        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主要是指患者机体癌细胞具有增值异常情况,随着病情发展,癌细胞会迅速浸润、转移到周边器官组织,影响患者机体功能,威胁其生命健康。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能够切除或抑制癌细胞,达到治疗效果。但据临床研究显示,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患者预后质量,导致患者治疗期间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因此,患者治疗期间除了给予治疗干预,还需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心理干预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3.69±6.27岁),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3.71±6.5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方法为:
        1.2.1常规护理,(1)疾病分析,患者入院后需行全身检查,分析患者疾病情况,确定患者疾病情况,并制定临床治疗方法。(2)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疾病状况,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系统性健康指导,包括疾病内容、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生活指导等内容,为患者解疑答惑,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3)疼痛护理,由于患者疾病发展、手术治疗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机体疼痛情况,导致患者治疗耐受度较低,护理人员需分析患者疼痛情况,采用注意力转移、镇痛药物干预,缓解患者疼痛情况。
        1.2.2心理护理,(1)建立真诚,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疾病诊断后需马上入院治疗,对医院环境等内容了解较少,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尽快建立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情况,以便于分析患者不良情绪,讲解治疗的重要性和预后质量情况,应用临床治疗理想案例,减轻患者入院因环境及对疾病的不了解产生焦虑情绪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2)亲情支持,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促使家属给予患者亲情支持,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信心,能够配合临床治疗、护理,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3)心理安抚,给与认知行为干预。

在患者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期间,患者常伴随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责任医生护士,告知患者疾病相关信息,不逃避,不猜忌病情,有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倾听患者苦诉,让患者合理的宣泄情绪,鼓励患者接受自己的缺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转移患者不良情绪。必要时候,可根据医嘱给予药物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避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4)音乐护理,对于癌症患者可定期为患者提供音乐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放松心情,消除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可配合心理暗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均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从SAS、SDS评分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患者负性比较均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n=43),SAS护理前(57.14±4.06),护理后(43.74±3.62);SDS护理前(55.32±4.18),护理后(45.37±3.48);研究组(n=43),SAS护理前(58.13±4.59),护理后(31.63±4.12);SDS护理前(54.82±3.83),护理后(34.75±3.50);(SAS护理前:t=1.059,P=0.293;护理前:t=14.479,P=0.001;SDS护理前:t=0.578,P=0.565;护理前:t=14.110,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据流行病学显示,癌症疾病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患者发病期间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不安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生存期缩短。随着临床医疗水平发展,对于癌症疾病患者早期给予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手段,不能够根治患者疾病,也不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生存期依然不够理想,分析其原因多由于患者心理负担加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有关,体现了心理状态在患者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2]。研究发现,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发展。
        心理护理是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制定的对应护理指导,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通过早期与患者建立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心理安抚,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同时患者家属的亲情支持,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同时采用音乐护理、药物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3),树立战胜病人信心,对疾病的控制产生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对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癌症患者临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荆茹, 许蓉, 郝怡.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J]. 饮食保健, 2020,7(6):178.
2.薛亚红,邹春芳,王哲.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7):109.
3.王林娟.心理干预与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8):105+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