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孙永凯 曹阳 王亮 陈镜任
[导读] 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的价值
        孙永凯  曹阳  王亮  陈镜任
        黑龙江鸡西鸡矿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诊断,以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患者病理检查与18F-FDG PET-CT结果。结果 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的数据与之非常接近,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扫描技术时,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后期生存状态均有积极作用,临床使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肺癌;18F-FDG PET-CT;诊断价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26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肺癌的新增、死亡病例数均居于首位。并且,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15%以下,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上,需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便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科学、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状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CT、血清学检查等方式来诊断肺癌,但均具有一定的不足、缺陷。近年来,PET-CT检查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常规CT,PET-CT的显像过程更为复杂,属于代谢定量显像技术的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正电子显像剂为18F-FDG,属于葡萄糖类似物的一种。本文旨在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中,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13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59.32±6.21)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全部内容,并已签署入组同意书。患者在接受PET显像检查前,均未进行过手术、化疗等治疗。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诊断,以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诊断方法:CT参数为:常规全身扫描类型为螺旋扫描。120kV,150mAs。患者在检查之前,需禁食6小时,禁止使用镇静类药物。检查之前,为患者检查血糖浓度,值域小11.1mmol/L者方可接受检查。检查之前,先为患者注射0.1mCi/kg体重质量的18F-FDG,而后让患者安静休息40-60min。30例患者均采用依次注射18F-FDG方法,保证患者在40-60min之后可以进行PET/CT扫描。在整个诊断过程中,18F-FDG PET/CT扫描分为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2个部分。延迟显像需在患者注射18F-FDG 120min之后开始,采集条件同于常规扫描。常规扫描中,采集视野包括双肺野与锁骨区,一般采集4-5个FOV。延迟显像一般采集2-3个FOV。所有患者扫描所得到的图像,均交由图像处理工作站完成,并对患者的肺病变进行定量处理。
1.3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病理检查与18F-FDG PET-CT结果,评价内容包括肺部结节的良恶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完成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2.结果
2.1统计患者病理检查与18F-FDG PET-CT结果
   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的数据与之非常接近,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根据影像学临床实践来看,肺癌的表现多为肺部单发结节,也有一部分是多发结节。临床上,对肺癌的诊断难点在于病灶的定性诊断。而18F-FDG PET-CT检查的目的就在于鉴别患者肺部结节的良、恶性,由此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加全面的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在肺部结节的PET-CT诊断中,一般可分为早期与延迟期。有调查指出[1],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早期SUVmax值来诊断肺结节的性质。但有报道指出[2],在炎症细胞、肉芽组织等良性结节的诊断中,也可能发生SUVmax值较高的情况,导致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当前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延迟期SUVmax在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较少。因此,在具体诊断过程中,也需综合此两者来完成诊断,以便提升诊断正确率。并且,由于PET-CT作为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一种,自身也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假阳性、假阴性等。18F-FDG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显像剂,由于炎症、结核或结节病、寄生虫病、组织胞浆病等因素的影响,均可能导致PET-CT假阳性结果的出现[3]。因此,在具体诊断过程中,也需引起对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重视。通过多种显像剂联合双时相显像,均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同时,相较与常规CT检查,PET-CT检查也具有辐射略高的问题,临床应用的价格也较为昂贵。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PET-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的数据与之非常接近,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 结果显示,通过18F-FDG PET-CT检查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鉴别肺部结节的良、恶性,以便让恶性结节患者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及个性化的治疗。相较于单独的CT诊断,18F-FDG PET-CT的定性诊断价值更高,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因此,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扫描技术时,可以得到非常准确的诊断效果。对提高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后期生存状态均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李慧敏, 刘举珍. 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肿瘤标志物对可疑肺癌病灶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 026(012):1997-2002.
[2]李镇江, 赵杰, 贾晓民. SUVmax联合CEA,NSE,Ca211对肺癌诊断价值[J]. 医学研究杂志, 2019, v.48;No.503(11):122-126.
[3]郁中原, 刘恒超, 李辉,等. 18F-FDG PET-CT在肺癌放射治疗肿瘤靶区勾画及TNM分期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9, 16(03):4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