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张剑川
[导读] 探析针对尿路感染实施尿常规检测的诊断方式对疾病影响价值。
        张剑川
        四川宝石花医院  四川成都市 610000

        【摘要】目的:探析针对尿路感染实施尿常规检测的诊断方式对疾病影响价值。方法:按照回顾分析法收集在2019.01——2020.02期间至本院诊治或查验尿路感染者共计102名,所有病患皆开展尿常规和细菌培养两种检测方式,其中以尿培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尿常规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采集对象共102名的尿液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要培养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共63例,占比61.8%,在其中检测革兰阳性菌感染共24例,占比38.1%、检测真菌感染共3例,占比4.8%、革兰阴性菌感染共36例,占比57.1%。而检测阴性共39例,占比38.2%。尿白细胞(LEU)的病理检测有较高灵敏度,同时对WBC(白细胞)、NIT(亚硝酸盐)、细菌定量的检查特异性较高,整体检测价值效能理想。结论:想高效诊断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检查效果可观,通过整理数据和感染数值诊断筛选,可控制尿培养施行尽快开展治疗,医学价值明显。
        【关键词】尿路感染;检测诊断;尿常规

        于泌尿系统科室的诊疗情况总结来看,尿路感染属于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外界细菌侵袭患者尿路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感染症状。发病时患者表现为尿急、尿痛、排尿不适、尿频等,若此时不加以治疗干预控制疾病发展,也会引起上、下尿路感染严重发展成肾盂肾炎或膀胱炎,患者机体功能性也会大打折扣,故而及时给予治疗才是主要手段。但执行治疗计划的前提是,需要知晓病人的疾病性质与发展程度,才能开展针对性治疗,为此选择综合效用较强的诊断技术也是泌尿科的关键工作[1]。在此科中有尿路感染的多数患者其发病原因因留置尿管所导致治疗不及时,造成感染加重,容易危及生命,所以对尿路感染急性早期分辨与治疗进行诊断也是关键步骤,目前临床针对此所开展的检查多为尿定量细菌培养,也是诊断金标准[2]。但此检查因其检查时间耗费久且阳性诊断率低,所以要寻找更快速,简便且诊断率高的检查方式。基于此,本文章便重点围绕尿常规检测对于尿路感染疾病诊断的价值与效果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01——2020.02期间设定为实验区间,筛选共收治确诊或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02例,在开展尿培养检测与尿常规检测后将其做比对分析,且以尿培养结果为比较基准体现尿常规的应用价值。所有患者享有知情权、患者病症符合我国泌尿系统疾病防治指南中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分析。无精神障碍患者、无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无临床资料不全者、无患有免疫性并发症者。
        人员详情:男44例、女58例,年龄跨度31——73岁,平均年龄(42.5±6.4)岁。至此治疗和检查的前8W未服用任何抗菌类药物,且为首次至此治疗者,所有实验指标内容经比较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皆展开尿常规检测和尿培养检测,选取清晨患者中段尿存放于清洁器皿中送往检验科室检测,所有标本皆在同一仪器下监测安装了最新细菌分辨鉴定系统。并且使用LabUMat+UriSed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DL-96细菌测定系统,测定尿标本中含有的LEU、NIT、WBC、细菌定量指数。尿路感染标准——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04CFU/ml、≥105CFU/ml。
1.3观察指标
        将尿培养检测结果作为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的对比金标准,在检查下的得出检测阳性下的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真菌感染率,同时分析LEU、NIT、WBC、细菌定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
1.4统计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象尿培养检测结果
        在本次检验结果中显示,尿培养下标本检查阳性63例(61.8%),阴性共39例(38.2%)。检测阳性中显示检测革兰阳性菌感染共24例,占比38.1%、检测真菌感染共3例,占比4.8%、革兰阴性菌感染共36例,占比57.1%,数据精准度可观。
2.2尿常规检测的诊断成效
        检测对象尿常规检测的诊断中共计102例患者可见如下表1,LEU灵敏度较高,WBC、NIT、细菌定量的检查特异性理想,整体检测效能可观。


3.讨论
        尿路感染94%以上的尿路感染疾病是由单一性细菌感染致病,当病情表达明显时患者主要体征表现为冷战、高热、干呕等,及时做好病情分析给药治疗才是关键。目前所采用的常规检测方式包括腹检、盆腔检或泌尿外生殖器检,辅助尿常规。尿常规检验是临床较普遍的检查项目,通过收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尿液,对其中WBC、NIT、LEU、细菌定量的灵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操作简单且不会增加患者在检验期间的不适感,因此临床适应性较强,患者接受度也较高,相关检测结果能够反映出病患对应部位的病理特征[3-4]。医疗技术逐渐发展情况下,本次实验内容皆显示了尿液分析检测项目有明显进步,不仅项目类别增加且能做仪器自动分析。保证精准性的同时提升了检查效率,和尿培养(金标准)相比较其性较比高且出结果时间更短,争取病患能尽早康复。
        在本次实验中102例患者显示阳性率为61.8%,阴性率为38.2%。其中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分别为4.8%、38.1%、57.1%,表示革兰阴性菌的致病率最高。有研究表示单项尿检诊断阳性率不稳定,所以检测效能上分析LEU的灵敏度更高而剩余三项指标的特异度更高,表示整体尿液成分分析在尿常规检查下效能良好。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病人检测选择尿常规,能快速诊断其病症且很精准、快速,性价比高应用性强,能减少很多尿培养操作的执行节约治疗时间,医学应用价值可观。
参考文献:
[1]刁艳蕾.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6,45.
[2]支太祥.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0,(30):152.
[3]程峰.分析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初筛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0):164-165.
[4]李梅红.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151-151,152.


修改意见:
1 UF1000i尿液成分分析仪、AX4030分析仪,我院所用仪器为LabUMat+UriSed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DL-96细菌测定系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