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王朋 赵自广 郭建祯 温宏伟
[导读]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
        王朋  赵自广  郭建祯  温宏伟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是我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数量144例,时间2018年7月~2019年12月,根据就诊时单双号完成分组,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gA(1.57±0.51)、 IgG(8.72±1.76)、IgM(1.55±0.39)水平均优于对照组IgA(0.16±0.32)、 IgG(6.28±1.64)、IgM(1.20±0.3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4.261,4.923,3.116,P<0.05)。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L-6(33.19±4.74)、IL-4(31.25±2.8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IL-6(45.45±5.73)、IL-4(47.34±3.84)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9.892,13.24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炎性因子指标下降,免疫因子提高,提示中药成分具有抗炎,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有复杂的诱因,患儿也会在疾病反复过程承受很大痛苦。提高患儿免疫机能,对控制病情反复有积极的作用,而中医中药在这一方面优势明显。肺脾气虚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证型,治疗重点也在于提高免疫机能、固表益气。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旨在探讨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研究的对象是我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数量144例,时间2018年7月~2019年12月。所有患儿辩证属肺脾气虚型。根据就诊时单双号完成分组,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2例患儿。中西医组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64±1.32)岁;病程6个月~20个月,平均病程(10.17±1.84)个月;男、女各有40例、32例。对照组年龄2~9岁,平均年龄(5.17±1.13)岁;病程6个月~19个月,平均病程(10.03±1.55)个月;男、女各有38例、34例。两组患儿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将西医常规治疗用于对照组,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针对发热症状予以物理降温,若体温较高选用布洛芬,口服,每次用药剂量为25g;针对咳嗽、喘息症状予以氨溴索片治疗,口服,每次30mg;抗病毒、抗感染选择奥司他韦或是阿奇霉素, 剂量根据患儿年龄灵活选择。治疗7d视作1疗程。若患者缺少锌元素,予以补充。
        将中西医结合手段用于中西医组,西医用药和对照组相同,中医方面选择六黄汤合玉屏风散,药物组成:黄芩6g、黄连6g、黄柏6g、熟地黄6g、生地黄6g、当归6g、白术10g、防风10g黄芪15g。将药物准确配伍,由院内药剂科煎制完成,患儿每天温服1剂,分为两次饮用完。本组患儿中药服用1个月。
        治疗期间做好随访。
        1.3观察指标
        用药前和用药结束时,帮助患儿监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包括IgA、 IgG、IgM;帮助患儿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4、IL-6水平。
        1.4疗效评价
        患儿治疗结束均进行1年随访,综合疾病症状变化和复发情况评价整体疗效,即:治疗后患儿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随访期间未在复发,痊愈;患儿呼吸道感染症状改善显著,随访期间复发次数低于3次,显效;患儿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减轻,随访期间复发3次以上但不足6次,有效;患儿疾病症状无改善,复发次数未减少,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用药前和用药结束时免疫球蛋白指标
        用药前将IgA、 IgG、IgM水平进行相互比较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gA(1.57±0.51)、 IgG(8.72±1.76)、IgM(1.55±0.39)水平均优于对照组IgA(0.16±0.32)、 IgG(6.28±1.64)、IgM(1.20±0.3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4.261,4.923,3.116,P<0.05)。下表1。
       
        2.2两组患儿用药前和用药结束时炎性因子指标
        用药前将IL-6、IL-4水平进行相互比较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L-6(33.19±4.74)、IL-4(31.25±2.8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IL-6(45.45±5.73)、IL-4(47.34±3.84)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9.892,13.246,P<0.05)。下表2。
                                                            
                                                               
3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环境、支原体感染、病毒、营养不良等都和疾病发生以及病情迁延相关。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西医方面多是综合用药,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也会辅以补充维生素的干预手段。但对控制病情反复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且长时间用药不良反应难以被忽视,尤其是抗生素药物的应用虽然在短时间来看能够控制病情,但却没有预防价值。
        传统医学认为小儿呼吸道感染属“虚症”,因为外感风寒加之体虚是此症主要病机,肺脾气虚是主要证型,多因为肺脾两虚,脾虚导致化源不足,肺虚使得卫表不固若是在疏于调养,又有风邪入侵就会引发病症。因此,益肺、健脾、固表是对此证型治疗的重点。研究中西医组增加的中药方组,其中黄芪能益气健脾固;防风可解表散寒;白术能健脾补气;黄柏能泻火清热;当归能养血;熟地黄、生地黄可滋补肝肾。所有药物准确配伍,符合此症病机的治疗重点。药理学证明,防风内存在挥发油,有抗过敏、抗炎的作用;黄芪内有效成分具备吞噬巨噬细胞的能力,并有杀菌作用,同时有利于免疫功能的调节。研究结果: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gA、 IgG、Ig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IgG、IgA、IgM是免疫功能指标,其中 IgA对黏膜上皮病原体有良好抵抗作用,IgG是重要的再次免疫应答抗体, IgM则承担急性感染的防御。中西医组患儿这三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中医的参与获得了本标兼顾的效果,在帮助患儿控制病情的同时,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用药后中西医组患儿IL-6、IL-4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IL-4是炎性因子,尤其是IL-6,患儿病情反复使得IL-6水平明显增长,而IL-6对T细胞产生有促进作用,机体T细胞亚群异常会导致免疫机能降低,也是疾病发生和反复的重要原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综上所述,小而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通过中西医结合能获得更理想的整体疗效,也能够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的免疫机能,是值得应用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袁丽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1):1351-1352.
        [2]郑玲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1):22-23.
        [3]王穆香,刘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17):2714-2715.
        [4]李玲飞,童夏生,冯利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3):395-396.
        [5]石对先,庄探月,崔付超.益气健脾防感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7例[J].河南中医,2020,40(3):423-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