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的综述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商承忠
[导读]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商承忠
        上海市杨浦区沪东老年护理院  江苏  盐城  200082
        1.绪 论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许多多的疾病也接踵而来,最明显的是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当今社会对人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人们的精神、心理压力也大大增加;因此出现了一大堆的“富贵病”。其中高血压就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的94万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与1979年~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25%,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
        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在发病初期是无任何明显症状,所以又称之为“无声的杀手”。在医学上,高血压病又被称为“隐形杀手”,它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少部分人会感到头痛和非常疲劳。那么,对于人体健康而言,高血压有什么危害呢?医学专家指出,高血压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各器官(心、脑和肾)的损害,具体来说,高血压有如下几种危害:
        1.高血压病危害脑
        高血压使脑血管狭窄,造成脑部动脉血管的阻塞,引起瘫痪和语言问题,甚至死亡。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增加了脑血管壁的脆性,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的数值呈正相关,如果血压降低6mmHg,中风的发生则减少34%。
        2.高血压病危害心脏
        人体长期血压增高,左心室逐渐发生肥厚。心肌肥厚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4倍,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
        3.高血压病危害肾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表现为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等上升;以及蛋白尿、血尿和水肿,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舒张压每降低5mmHg,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
        我认为,针对上述问题,患者为控制高血压病除了终生改变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外,降压药治疗也是必须的,就此作为药学专业的我们要想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病,必须从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着手。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要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基础)
        第二,熟悉各类代表药物及其临床用途
        第三,要了解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部位
        第四,掌握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几点注意
        第五,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只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并且能掌握各种抗高血压药物,才能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最终目的是要指导患者及时、合理用药;同时应预防和减轻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什么是高血压呢?高血压的概述:高血压症是指血压长期维持在较高状态的一种症状。高血压症根据血压的不同对身体的影响也大不相同,所以必须对严重症状采取对策,血压是血液从大动脉流向全身时的压力。心脏收缩血液最大输出量时的压力为“上压”,被称为“收缩期血压”。此外,心脏扩张,血液没有被输出时,在有弹力的大动脉的压力下,血液流动时最低压力为“下压”,被称为“舒张期血压”。血压随着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义高血压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对于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病人,高血压病在初期无任何明显症状,所以称之为“无声的杀手”。
        

        
        应合理使用药物持之以恒的治疗,医学家通过多年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治与不治,后果截然不同。经过系统治疗的患者,可以推迟病情进展,减少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可想而知,其严重的危害性!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认为,作为药学专业的我们,要想彻底、更好的熟悉和掌握此类药物,必须要先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全面了解入手。
        


3.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4.各类代表药物及其主要临床用途
1、盐酸可乐定
        化学名称:[2-(2,6-二氯苯基)亚氨基]咪唑烷盐酸盐
        临床用途:用于治疗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合兼有溃疡病的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患者。
2、盐酸美加明
化学名称:N-2,3,3-四甲基双环[2.2.1]庚-2-胺盐酸盐
临床用途: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等症状。
3、利血平
        化学名称:11,17α-二甲氧基-18β-[(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氧]-3β,20α-育亨烷-16β-羧酸甲酯.
临床用途:适用于治疗轻度高血压。
5.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注意点
1服用量过大引起血压骤降:
        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全身各组织器官血供应不足,尤其是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将会因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2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患者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后使机体对其产生依赖性,一旦突然停药而出现的反跳现象。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切忌突然停药 ,而应逐渐减少药量,平衡过渡,以保证安全。
3睡前服药诱发脑血管意外:

        传统的服降血压药方法,是每日药量分3次服用,有些高血压患者习惯睡前服用1次,殊不知,睡前服药1~2小时后可达血药浓度最高峰值,而此时机体本身血压也在下降,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服药,根据心血管病的昼夜节律规律和24小时心血管总负荷对靶器官损伤,要求24小时控制血压,主张尽量选择半衰期长的制剂和缓释剂或控释剂等1天1次作用的药物,使血药浓度尽量平稳。
        综上所述,只有全面认识、了解并且能掌握各种抗高血压药物,才能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最终目的是要指导患者及时、合理用药;同时应预防和减轻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尤启冬,彭司勋.药物化学.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0:230~265.
           www.chinapharm.com.cn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