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室内外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郭振 滕克强 张艳斌
[导读] 研究探索北京市密云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

        郭振  滕克强  张艳斌
        北京市密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1500

        摘要:目的 研究探索北京市密云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相关疾病发生。方法 选择三类场所作为监测点,对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监测样本504件,1、2月和9、10月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最高;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高于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结论 应建立空气污染监测网络,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 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2013年初全国多地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M2.5与雾霾天气密切相关[1]。由于室外PM2.5是室内主要来源[2],人们常根据室内外PM2.5浓度关系,用室外PM2.5浓度来推断和评价室内的污染情况[3-4]。为研究、探索北京市密云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掌握不同场所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场所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状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相关疾病发生,现对密云区不同场所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范围
        按照北京市密云区整体地域特点,同时考虑引发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选择公共场所、学校场所、住宅场所三类场所作为监测点,分别测定学校场所、公共场所、住宅场所室内和室外的PM2.5质量浓度,测定公共场所室内和室外的PM10质量浓度。
        1.2 监测方法
        监测时间为一年。每月22日至28日进行空气采样,每次连续采样7天,采样时间为24小时,监测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
        1.3 质量控制
        遵循科学、随机的原则,严格按照要求确定监测范围,对空气污染物现场采样、样品运输保存、实验室成分分析等全过程质量控制。
        2.监测结果
        全年监测结果如下:

图1   全年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图3   全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3 分析与讨论
        3.1共监测样品504件,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标准为75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标准为150μg/m3,监测结果表明84个监测天里,多为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不符合天。
        3.2 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受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原因的影响,每天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浓度最高的监测天集中在1月~2月和9月~10月。全球气候变化可导致异常天气的发生频率增加,缺乏去除机制的污染物不断蓄积导致雾霾的频率和程度不断加强,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气象要素和局地气候[5]。另外,曾有报道空气污染存在空间分布特征[6],还有待研究。建议大家在这几个月份,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等敏感人群,应注意自我的保护,尽量较少外出,外出时尽量带口罩,防止意外和疾病的发生。
        3.3 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室外>公共场所室内>学校场所室内>住宅场所室内,而室外浓度又明显高于室内浓度。这可能与场所人流活动及空气流动等情况有关。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均高于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人流活动、场所密闭、天气等情况对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有影响,提示人们在碰到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时,注意关紧门窗,减少出行。
        本次监测结果只代表当年一年的情况,可能不具有类推性和代表性,应通过长期、连续的监测,建立空气污染监测网络,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新兴,尉鹏,冯丽华.大气颗粒物PM:,及其源解析[J].前沿科学,2013,7(2):12.19.
[2] Cao Y,Frey HC.Geographic differences in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of human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Atmos Environ(1994),201l,45(32):5684-5691.
[3] 黄虹,李顺诚,曹军骥,等.空气污染暴露评价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2):118—122.
[4] Meng QY,Spector D,Colome S,et a1.Determinants of indoor and personal exposure lo PM(2.5)of indoor and outdoor origin during the RIOPA study.Atmos Environ(1994),2009,43(36):5750-5758.
[5] 阚海东.雾霾天气下的细颗粒物污染和居民健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6):491-493.
[6] 黄虹.广州市住宅室内外大气PM2.5的化学组成特征、来源及暴露评价.广州:中山大学,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